日前,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发布海洋伏季休渔执法监管第一阶段督察工作通报。从督察情况看,福建各地渔业执法机构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海洋伏季休渔执法监管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港口和海上执法检查。目前,我省海洋伏季休渔整体态势平稳,各地执法监管各有亮点和特色。
据统计,今年伏季休渔第一个月,福建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4812人次,车辆673辆次,船艇548艘次,检查渔港码头及澳口1330个次,检查渔船6806艘次,共查办违法违规案件57件,涉案渔获物20.08万公斤,清理违规渔具3345张。目前,各地查获的违规渔船分别集中停泊在扣船点,等伏休结束后依法予以处罚;属于涉渔“三无”船舶的将予以拆解。
各地执法监管各有亮点和特色
督察显示,福建各级执法机构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筑牢港口海上两道防线,确保圆满实现海洋伏季休渔 “船进港、网入库、人上岸”目标。
为切实加强伏休在港渔船执法监管,沿海各地专门划定辖区渔船停泊点,在渔港张榜公布,接受监督。云霄县专门制作渔船停靠分布图,确定每艘渔船具体停泊位置,准确掌握动向;晋江、石狮等县(市、区)充分发挥科技管理作用,积极提升执法能力建设,利用无人机航拍,快速清点渔船数量,并通过照片比对,及时发现可疑渔船;漳浦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在各重要渔港、渔船集中停泊港口安装视屏监控系统,并购置了4架无人机用于渔船动态监管。
在海上执法方面,各地执法船船艇打破执法常规24小时屯兵海上,厦门市、福州市和宁德市支队、福鼎市、霞浦县、长乐区和连江县大队利用夜间、周末等开展突击执法巡查,实现精准突破,打击成效初显。宁德市支队查获多艘违规外省籍辅助船;平潭区支队和长乐区大队在伏休首日查获涉渔“三无”船舶;福鼎市和霞浦县大队联合公安(边防)、乡镇对辖区收购点进行检查,将查获的渔获物全部予以放流;直属一支队和霞浦县大队根据情报信息,在12小时内查获2艘涉渔“三无”船舶;厦门市支队单日内查扣9艘违规渔船,创单日查获最高纪录;连江县大队查获一起13万公斤非法渔获物的案件;漳州市、福州市支队和惠安县大队开展大规模、有声势的“清网”专项行动。
围绕海洋伏季休渔普法宣传,各地积极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造势。一些重点县在当地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打出伏休通告,滚动播出;有的县市印发了《致渔民一封信》,发放到渔业社区、渔船和每个渔民手中;诏安县梅岭镇制作发放伏休宣传扇子,充分展现趣味性和实用性,切实增强伏休宣传效果。全省共张贴发放宣传材料17286份。
公布今年第一批伏季休渔督办件
为提高执法威慑力,今年福建省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实行典型案件督办制。此次督察通报同时公布该省今年第一批伏季休渔督办件,涉及17艘渔船(单位)。福建省总队要求,相关支队、大队要严格查办,严肃处理,设区市支队、总队直属支队负责案件查处的指导督促;对于发现的涉黑涉恶线索,配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提供公安部门调查;要依法从严从重查办一批违反休渔期规定的重大案件,通过新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提高执法震慑力。
督察通报要求各级执法机构要深入摸排,加强异地休渔渔船监管,要有的放矢,深化海陆联合执法行动,加大重点海域、渔港的巡查监管;要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拒绝回船籍港休渔、船主多次联系不上、不刷写船名号或涂改船名号、关闭船位监控设备、违规出海捕捞、伪造执法监管单位公章和法院等单位扣押文书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捕捞渔船和捕捞辅助船视为严重违反休渔制度行为,全部列入黑名单。属于捕捞渔船的,提请主管局扣除全年全部柴油补贴;要坚持“查获的违规渔船和捕捞辅助船,必须集中停泊”原则,待伏季休渔结束后进行处罚,不得提前予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