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杨辉:牢记使命 真情驻村
2018-08-13   来源:福港马尾

2017年12月,在省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下,杨辉被选派到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都团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从省会城市到偏远山村,从国企一名普通干部转变成基层村级党支部的书记,他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但他始终潜心在驻村工作实践中,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推进驻点村的建设与发展。

微信图片_20180813195242.png

谋发展之计

都团村位于建宁县溪源乡西北部,海拔750米,既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亦是市级村财空壳村。

 驻村初期,为了在最短时间内了解都团村的村情民意,杨辉主动融入到群众工作中,“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为什么这个村没有收入?”带着问题的耳朵,田间、地头、屋舍、农棚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很快,他与村民拉近了距离,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他积极与村两委干部研究编制了《都团村三年发展规划》。

微信图片_20180813194350.jpg

解燃眉之急

将近年关,村合作社里种植的近两万斤高山生态大米滞销了,村民田租及务工工资已经拖欠好几个月了,面对大家的愁容,杨辉在向交通集团、港务集团两级领导请示后,积极与多家企业开展销路对接。

得知消息,一拨又一拨的村民都赶过来了,他们聚在杨书记宿舍门口,不断询问大米的销路与进度。有的一家五口都来的,扛着睡着的奶娃娃在寒夜里一站就是半宿,久久不愿离去。

面对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他深感责任重大,经过多方协调,对接了近10家企业,每家企业从数量到质量到包装到运输到配送,他都带领大伙儿逐一检查、核对、把关、出库,并跟进货款回收,终于顺利解决了2万斤大米的销售问题,销售所得20万元用于支付几十户农民田租及务工费用,解决了村里的燃眉之急,也让村民过上一个好年。

微信图片_20180813194354.jpg

党员在行动

春节后,杨辉更是经常跟着村民党员上山、下田观察物候,准备春耕。然而,今年的雨水少得可怜,田里土壤开始出现龟裂,没有雨水冲刷,沟渠里的淤泥和杂物已经堵得老高,随着春耕生产的临近,排水畅通成了当务之急。

微信图片_20180813194358.jpg

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组织了20多名党员,利用冬春新修水利的好时机,抡起大锄头对全村大小沟渠进行大清理,把沟渠里堆积的淤泥和杂物清理干净,保证了春耕农田灌溉顺利,同时村里防洪隐患也得到顺利排除,真正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筑致富之路

 都团村笋竹资源丰富,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这条通往致富之路的“竹山路”多年来却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雨水季节更是泥泞不堪,对村民上山挖笋、砍竹造成极大的不便。通往这条竹山路的二十多户农民也曾多次向村里反应,希望能修复硬化部分路段。

杨辉在得知情况后立即召集村两委干部进行商议讨论,紧接着他就开始往向乡里跑,往县里跑,协调相关部门,在他的努力下,2018年4月修路工程终于开工了。

如今路修好了,村民们多年的困恼解决了,村民上山,脚踏在这条路上,觉得整个村子敞亮多了。

微信图片_20180813194402.jpg

做示范表率

驻村初期,由于村部刚刚翻修完工未能安排住宿,村里考虑到村里交通、用餐条件不便,曾多次暗示他平日不用住在村里就住在乡里就可以了,都被杨辉婉言拒绝了,并和村领导强调:他是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更要以身作则,如果自己天天住在乡里,还如何要求别人,如何做好驻村工作。

春节过后,村里调整好住宿的房间,杨辉也与村里的协调好在他家搭伙吃饭,每月缴纳伙食费,开启了正常的驻村生活。

驻村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一丝不苟做好榜样,生活中注重一言一行,既走好“人情关”,也过好“廉政桥”,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一书记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个称谓,更代表着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只有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需要,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才能无愧于组织对我的信任和托付。”杨辉如是说道。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