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三农网漳州3月17日讯( 白冰) 圆林村地处漳州市诏安县红星乡西部,距离诏安县城26公里, 全村563户、总人口208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15人。由于该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单一、劳动力外流、集体经济薄弱等,影响村民增收,致使该村长期以来难以摆脱贫困。
2018年以来,根据省、市、县的工作布署,诏安县农业农村局挂钩帮扶圆林村,派驻李东滨为驻村第一书记,扶持村各项事业,多举措推动发展,使圆林村摆脱贫困,迈上乡村振兴的新征途。
真情倾注驻点村 多措并举促振兴
自2017年12月驻村以来,李东滨多举措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强抓圆林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环境整治。期间,他多方向上争取资金共计176万元,拓宽了圆龙路及金溪圩两侧道路,硬化金溪步行道、圆林小桥、鱼仔塘环村路及活动场所,并完善了该村的污水处理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圆林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提升了我们共同建设村庄的信心。”圆林村一村民乐呵呵的说道。
硬化前的溪边步行道
硬化后的溪边步行道
李东滨和村两委紧锣密鼓,牢牢抓住乡村振兴建设契机,投资140多万元,深入开展县级富美乡村创建活动,重点做好村庄“六整治”和“五提升”两大工程,全面建设文明、富裕、生态的宜居环境,使圆林村容村容村貌、生态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李东滨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在摸清贫困对象情况上狠下功夫,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坚持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原则,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在细化脱贫目标和工作计划上狠下功夫,做到扶贫目标明确;在推进统筹扶贫上狠下功夫,做到分类施策精准。同时,结合诏安县农业农村局的帮扶优势,李东滨积极探索适合圆林发展的特色产业。他与村两委干部多方调研,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先试点特色种植、养殖,再全面铺开,打造适合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抓党建夯实根基 促发展凝心聚力
“圆林村发生的一系列可喜变化,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的引领和支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抓班子建设上,李东滨带头实行民主决策,通过建立和完善支部委员会会议、支部党员大会等制度。围绕党风廉政教育,建立全村党员微信群。带头学习、查摆问题,协助村支部书记建立一系列制度,使圆林村基层组织建设逐步走上正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让全体党员群众了解党的强农惠农政策。
李东滨争取党建经费,修缮村党群活动场所
同时,李东滨还争取到8万元的党建活动经费,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村级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和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为村的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夯实了组织保障,形成党支部一呼百应,民心齐聚的良好态势。
抓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队伍廉洁从政意识。李东滨积极组织村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要求上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教育活动,组织村全体干部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在加强反腐倡廉学习教育的基础上,认真落实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重要情况报告制度,促进村干部改进作风,廉洁从政,依法办事。
贴心帮扶显真情 默默奉献在圆林
驻村期间,李东滨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走访,克服各种困难,走村串户与农民交谈,听民声、察民情。34户贫困户,坚持每户必到,多次走访。对于走访中发现有实际困难的,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李东滨书记(右二)走访慰问挂钩贫困户
“县农业农村局和李书记就是我家的‘贴心人’,不仅仅是解决了我闺女的读书问题,更是解决了我们全家人的后顾之忧。”漳州市诏安县圆林村村民许乾成满怀感激地说道,
李东滨在调研走访中得知,许乾成是诏安县农业农村局挂钩帮扶村的贫困户之一,常年来他一直在外务工赚钱,其小女儿是个聋哑人,且妻子精神状态也不好,女儿便长期交由奶奶照顾,未能如期上学。老人对孙女的未来很忧心:“她今年都13岁了,我身体不好,年龄也大了,不可能一辈子陪着小孩……”
李东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结合小孩的实际情况后,他建议许乾成的家人让孩子上特殊学校。9月17日,在李东滨的奔走下,小女孩背起书包正式进入了诏安县阳光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为更好地帮扶许乾成一家,李东滨还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小女孩的姐姐在县内找工作。“这样既可以方便姐姐接送妹妹,同时也能够为这个贫困家庭增加收入。”李东滨说。
许细吉是村里的另一位残疾贫困人员,他身残志坚,自酿、自卖米酒,但销路一直打不开。在派出单位诏安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与帮助下,李东滨等人为许细吉设计出来米酒商标,并主动联系市场,身体力行的做起了义务“推销员”,直接打响了许细吉的米酒生意,促进了增收。
“倾听民声聚民智,服务民生解民忧。”李东滨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解决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重抓好村集体收入工作,拓宽发展思路,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推动园林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