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武平:党建大联盟,强了村,富了民
2019-05-22   作者:戴敏 林大龙 陈优兆 陈海清   来源:福建日报

1.jpg

园丁村全景

2.jpg

园丁村举办七夕骑游狂欢。

3.jpg

百家姓联合社农村党员在田间地头接受创业就业培训。

走进武平县中山镇太平村富家坝黄金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200多亩土地上,一朵朵绿蕊冒出枝头,长势旺盛喜人。“下个月就可以挂果采摘啦,今年我们提前谋划,标准化种植,收成肯定比去年好。”武平县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党总支书记刘星光说。

在这块示范基地上,26户贫困户种植增收,联合社通过一条龙运营获益,太平村收取租金增加村集体收入。一个项目,三方共赢,这是村社联建带来的成果。近年来,龙岩市持续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探索出村社共建、村村联建、村企联盟等党建创新模式,推动“红色阵地”提档升级。

村社共建,三方共赢

“来尝尝我们的新产品,百香果果冻和果脯,去年卖出了600多万元的销售额。”走进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特色农产品直销中心,刘星光热情地邀请尝尝鲜。这个占地近500平方米的大厅内展示着联合社的数百种特色产品,成为线上线下的销售基地。

武平县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龙岩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目前,共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52家,联办合作社13家、产业协会7家,成员2656人,协会会员1017名。联合社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129名。

百家姓联合社党总支的成立是武平基层党建的一大探索,从合作社到联合社,再到联合社党总支,百家姓联合社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规模。“单一合作社力量单薄,又容易因恶性竞争导致增产不增收,成立联合社后,用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生产销售,真正抱团发展。”刘星光说。联合社的成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联合社规模迅速扩大,效益逐年稳步增长。

“通过调研发现,联合社懂经营、有技术、有项目,而农村则有土地及劳动力资源,双方正好能取长补短。”武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林能坤说。联合社与中山镇11个村开展合作共建,通过“党建共抓、资源共享、发展联谋、民生共建”等措施,以社带村、以村促社。

在中山镇,像太平村富家坝黄金果种植示范基地这样的共建基地还有10个。“由联合社开展订单式、托管式服务,村民加入,村集体以资产租赁、投资参股等方式合作经营,让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合作社壮大,达到共赢。”刘星光说。如今,联合社不仅有了合作社和产业协会,还成立了电商、配送、网货、日用品等服务中心,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

村社联建下,黄金果、灵芝、仙草等特色产业在各村发展起来,更多的就业机会随之而来,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6000多人,带动93户贫困户412人实现脱贫,2018年助农增收1150万元。

富民同时,不忘强村。通过村社共建,各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联合社帮助各所在村硬化道路10.5公里,修缮水渠6.3公里,投入基础设施项目100多万元。通过合作经营,村集体经济有效加强,2018年,中山镇全面消除薄弱村。

中山镇村社共建模式的成功经验在武平全县推开,通过整合全县4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片区成立了5个联合社总党支,建立村社共建示范基地62个,实施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173个,辐射带动3533户农户脱贫致富。“通过村社共建,让党建成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林能坤说。

村村联建,共同致富

“今年果蔬价格特别好,基地里那几户种辣椒的村民们收入能翻番咯。”15日,在武平城厢镇东岗村的爱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公司负责人吴才英和种植户们聊着收获情况。爱星农业是环梁野山试验区内11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之一,在这里,从事农业种植十多年的吴才英为东岗村的种植户们提供各项技术指导,增收致富。

2015年,武平县委提出建设环梁野山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试验区的决策部署,打造“云中村寨”“十里花廊”“客家桃源”“淘宝客都”“开心田园”等“五朵金花”。城厢镇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将东云、东岗、园丁、云礤、尧禄5个村及其他4个非公企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联合,成立环梁野山试验区党总支。“成立这个党总支的目的,就是要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开展‘五联共促’,运用‘党建+’模式,助推发展。”环梁野山试验区党总支负责人林忠荣说。

环梁野山五村依据各村实际,采取“党建+”模式,助推各村特色发展。“云礤村主导发展生态休闲旅游,通过实施‘党总支+专业合作社+党员’和‘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森林人家35家。”林忠荣说,去年云礤村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森林人家农户平均纯收入达18万元以上。和云礤村一样,“党建+花卉产业”“党建+电商”“党建+观光农业”等模式也在各党支部间实施运行。15日下午,尧禄村村民陈立英家中正忙着装修。“等装修完,我家这森林人家的规模就扩大到10张桌了。”云礤村森林人家发展正酣,并成立森林人家协会,统一标准,森林人家品牌日益响亮,作为近邻的尧禄村紧跟上这股热潮。

“以往各党支各自为战,村村之间强弱分明,对农村发展形成的合力不够。”林忠荣说,党总支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通过共商共议、共建共享来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党总支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大家交流经验,信息共享。”尧禄村党支部书记钟兰英说,来尧禄的游客越来越多,有地玩没处吃的窘境困扰着游客。“我们动员有条件的村民回乡办森林人家,组织他们到云礤村参观学习,并在森林人家协会的指导下,建设标准化的森林人家。”

“现在人气旺了,机遇来了,每个周末都有四五桌客人,节假日更要提前预订才有位子。”陈立英笑道。如今,随着联通五村的沥青路日趋完工,“五朵金花”联系日益紧密,而通过村村联建,环梁野山一体化发展步伐稳健而迅捷,“五朵金花”齐放的格局逐渐形成。

村企携手,老题新解

“村里正筹备端午节活动,届时红狮水泥的党员们也会一起参加,一起包粽子看演出。”漳平市西园镇遂林村党支部书记朱炳钟最近有点忙。现在每逢节日,红狮水泥的党员们都会和辖区内各村联合举办活动,村企联系日益紧密。

红狮水泥是当地的龙头企业,但过去,企业与辖区内7个村的联系却并不紧密,而是矛盾频发。“之前因为原料运输、环保等问题,各村没少和企业闹过不愉快,当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沟通不畅。”漳平市红狮项目办主任苏金荣说,他一直负责处理与红狮水泥相关工作。之前村里遇到问题,总要先向镇里报告,再通过项目办向企业反映诉求,过程复杂且费时,常常因此延误了问题处理的最佳时机,导致产生纠纷。如何畅通村企沟通渠道呢?

历经探索,漳平提出了建立村企联盟的方法,由红狮支部与辖区内7个村支部开展村企联盟,推动党组织设置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党建工作从相互独立向互相融合转变。

漳平市红狮区域化党委成立了,苏金荣任书记,红狮水泥党支部书记和7个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班子成员,建立了包括议事、共建、联系等多项机制。区域化党委成立后的效果十分显著,之前,由于矿石运输产生的交通安全隐患、环境污染问题是辖区各村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各村书记在联席会上集中反映了这个问题,企业对此也十分重视,并随即提出了解决方案。”苏金荣说,经过沟通议定,红狮公司启动了总投资12亿元、总里程37公里的矿山生态皮带长廊项目,让路于民。

议事制度成立让各村和企业有了直接沟通的渠道,而共建机制则让企业与各村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按照共建共享原则,明确镇、村和企业的合作内容,并联合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动。红狮水泥设立共建资金每年110万元,用于补助各村新农合、老人慰问、奖助学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去年得知遂林村要建幸福院,红狮水泥主动提出免费提供水泥。在岭兜村和卓宅村的建桥修路中,红狮水泥也主动捐助。

“村企联盟的建立,破除了沟通障碍,加深了理解,让企业与各村的融洽关系迅速得以建立。”朱炳钟说,随着村企联系日益紧密,企业不断回馈村民,村民也支持企业发展。

责任编辑:朱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