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森:传承非遗 纸扎王船
2019-06-10   作者:林爱玲   来源:福建日报

res11_attpic_brief.jpg

林庆森制作纸扎人偶。 林爱玲 摄

莆田市博物馆民俗展厅里,有一艘别具一格的龙船。船身白布做底,上画有虾蟹浪里翻腾,两侧船沿拼贴有颜色鲜艳的剪贴画,船四周兵将手持矛器戍守,船上水手、皂隶栩栩如生;吹鼓楼、戏棚、庙宇造景逼真;庙里五帝和十将等神像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与别的地方龙舟用来划的不同,这艘龙船是旱地舟,每年端午,城厢区灵川镇东汾武帝庙都将举行盛大的闽台端午送王船习俗,这在当地延续数百年,成为福建省级非遗项目。

东汾五帝祖庙董事会秘书长王元凤介绍,龙船样式是依清代流传至今的画作《五帝显圣抗海御寇》《五帝回鸾民众欢庆图》中的龙船样式制作出来,纸龙舟的制作工艺也已历经四五百年,传承这一技艺的则是镇上的林氏一家,今年48岁的林庆森是该手艺的第六代传人。“全是细碎的手工活,需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做。”个性沉稳的林庆森从小接触纸扎,四个兄弟只有他坚持了下来成为职业纸扎手艺人。

一个月前,林庆森、吴美妹夫妻就开始着手准备王、凤船制作。纸扎工艺十分复杂,要经过竹搭船骨架、画画、剪纸、贴花、造型等十来道工序,且每一道都是手工活,小到龙鳞身上的鳞片都要提前画好再一刀一刀裁出来。看似好“把玩”的纸扎实则十分考验手艺者的记忆力,上百个部件分别做好再完整拼接一体。制作纸扎船多年,他已对人物、马匹、房屋的比例都了然于心。

对于手艺人,自己的手是最好的工具。即使到了打印技术已日臻成熟的今天,林庆森还是坚持一层层地绘画剪裁拼贴,力求真实,而且几乎全过程都是用手涂浆糊。他说:“用手才能感知是不是涂到位,这样才能粘得牢固。”出众的纸扎工艺让林庆森成为远近闻名的纸扎达人,吸引来不少省内同行拜访学习。2009年,东汾武帝庙“端午送王船”习俗入选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林庆森的父亲林玉坤成为该项目的传承人。2014年,林庆森的纸扎作坊被授予“闽台送王船习俗传习所”称号。

端午送王船习俗源自东进村里供奉着青帝、黄帝、赤帝、白帝、黑帝五帝的千年古庙——五帝庙。相传明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某年端午节,倭寇偷袭村子,“五帝”驾龙舟前来助阵,帮助村民反败为胜。五帝既驱瘟又除恶,村民们就在每年五月初五——五帝诞辰日这天烧化龙舟,既敬谢五帝也为驱邪避灾。

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