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照亮贫困孩子求学路
——明溪县教育扶贫工作侧记
2019-06-12   作者:江月兰   来源:三明日报

“今年‘六·一’儿童节,学校送给我的孙子一个新书包。傅老师又买了一套新衣服和一些学习用品送到我家里。真的很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6月4日,明溪县盖洋中心小学二年级贫困学生陈贵明的奶奶段越兰满怀感动地告诉。

陈贵明2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在泉州务工,他从小跟奶奶长大。因家住离学校3公里的小蔗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他在学校当午托生,学校每天为他提供免费午餐。班主任傅燕珠格外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让他感受到妈妈般的关爱。遇上农忙时节,奶奶没空到校接他放学,傅燕珠主动护送他回家。

教育扶贫,照亮了明溪许多像陈贵明这样贫困生的求学路。

近年来,明溪县围绕“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机制,着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2018年,全县累计落实学生资助资金1187.53万元,累计受助学生达到10686人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65.33万元,234名贫困大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

教育扶贫 点燃希望

2018年,明溪县制定下发《2018年明溪县学生资助宣传工作方案》《明溪县教育系统2018年扶贫日活动方案》等文件,实行“两单一册一函一访”工作机制(“两单”即资助政策告知单和受助情况明白单;“一册”即学生资助工作宣传手册;“一函”就是县教育局与县扶贫办联合发函,提请异地就读建档立卡学生所在地教育部门,协调其就读学校给予资助;“一访”即开展贫困学生家庭走访慰问),大力开展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进社区、进乡村宣传活动,利用圩日,组织教师深入县综合市场、乡镇设立咨询台,发放资助政策宣传单等,广泛提高贫困家庭对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同时,各校充分利用LED屏、校园广播、校刊、宣传栏、招生公告、《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家长、社会广泛宣传资助政策,通过微信、网站、助学专刊、资助云等新媒体平台,全力做好资助宣传和信息报道。去年8月,县教育局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开展在线访谈,以“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解读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认识。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2018年底,县教育局制定下发《明溪县教育系统开展“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实施方案》。今年1月1日,正式启动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全面开展“扶志”“扶智”“扶助”工作。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县936位教师与697位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全覆盖。

为摸清贫困学生底数,确保结对帮扶工作有的放矢,县教育局适时推出“教师大走访”活动,全体教师全面深入家访,详细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学习、思想等情况,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并制订相应的帮扶方案,有计划地实施精准帮扶。

职业中学2015级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黄福圣,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想放弃学业,经教师向其家长详细解读中职资助政策后,他重返校园,不但享受到中职国家助学金及免学费等教育扶贫政策,还得到了勤工俭学岗位,有效地减轻了他的家庭经济压力。指导老师董南平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点燃了黄福圣同学强烈的自信心和求知欲。2017年、2018年,黄福圣同学先后两次获得福建省中职学生焊接技能大赛一等奖,获2018年全国中职学生焊接技能大赛二等奖,在第三届“励志校园·感动福建”优秀学生典型宣传活动中,他荣获“福建励志先锋提名奖”。

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邓婕的母亲在一场车祸中去世,父亲断了9根肋骨,从此无法从事重体力活,为了挣钱养家,父亲在一家企业务工,没法按时为孩子准备午餐。邓婕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学,功课也无人辅导。在教师大走访活动中,邓婕的班主任原丽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学校反映。校长陈永明和原丽梅老师带上书包、书籍、羽毛球拍和牛奶等物品上门慰问,与家长商定,让邓捷每天中午在学校附属幼儿园食堂免费就餐,为她提供一个午休床位,并安排科任教师辅导她的功课。“真心感谢学校对邓婕的大力帮扶。现在,我每天都能安心做工了。”说起学校对邓婕的关爱,邓婕的父亲邓九军感激不尽。

助学逐梦 百花齐放

助学逐梦,第二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在行动,捐资助学,辅导功课……教师们的善举感动了学生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们,学校收到来自家长委员会捐赠的13500元和学习用品包,受助贫困学生94人次。此外,学校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通过联合开展“手拉手诵经典”、“ 国家资助·助我成长”征文、科学扶贫助学等活动,争取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累计受助34人次。

职业中学以“进家门、见家长、讲政策、做沟通、强引导、定计划、助成长”为载体,对贫困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定期、不定期“走入学生家庭、走进孩子内心”,关心帮扶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智、品德等方面成长。同时,学校落实好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并建立学生帮扶成长档案,做到“档随人走”,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动态实行跟踪记录。

城关中学深入开展“与贫困学生谈心谈话”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心理上疏导,在精神上支持,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结节”,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同时,密切家校联系,增强家校育人合力。

盖洋中心小学则另辟蹊径——“党建+助学”,全校78名教师与55名困难学生开展结对帮扶。就读四年级的罗舒婷和三年级的罗天赐是姐弟,家住盖洋镇湖上村上坪组,一家六口人,爷爷身体残疾,奶奶体弱多病,母亲身患绝症,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学校为姐弟俩安排免费午餐,科任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姐弟俩辅导功课,结对教师经常送些学习用品。在学校和教师的关心帮助下,姐弟俩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学习成绩不断提升。

2018年,第一中学174名教师与183名在校贫困学生建立结对帮扶,在学习、生活上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学校在严格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外,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争取到了79届校友互助基金会助学金、潘惠清助学金、曾念友奖助学金和关心一下代助学金,用于奖励和资助贫困生。同时,在贫困学生中积极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每年春节期间,利用往届清华、北大等校友返乡的契机,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励志故事,并通过校友会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增强育人合力。

2019年,明溪县继续聚焦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抓实教育扶贫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