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龙岩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述
2019-06-20   作者:黄俊 郭亦斌   来源:闽西日报

新罗培斜、新祠,永定洪坑、南江,上杭吴地、兴坊,武平捷文、云礤,长汀南坑、溪源,连城培田、璧洲,漳平北寮、东坑……闽西各地,村庄各具特色,却也有共同之处:建设越来越有序、功能越来越完善、环境越来越整洁……身在其中,如在画中。

这得益于龙岩市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近年来,龙岩市以《龙岩市推进乡村振兴十条措施》、《龙岩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为指引,精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等“一革命四行动”,持续实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配套,村庄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1、“厕所革命”:提升生活质量

6月14日,在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游客服务中心内看到,改造后的旅游公厕设施一应俱全,整洁无异味;连城县莒溪镇璧洲村文昌阁,通过醒目的提醒标志,很方便就可以找到一座和古建筑风格相似的旅游公厕。

在更多的村民家中,通过改厕,一改过去的“脏乱差”现象,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018年年初,龙岩市启动农村“厕所革命”行动,市政府于4月印发了《龙岩市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行动计划》,2018年累计完成新改建乡镇公厕125座,农村公厕269座,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0074户,累计完成投资7197万元。上杭县发挥“中国建筑之乡”从业人员多、技术强、观念新等优势,通过出台奖补政策,引导、激励群众改户厕、建公厕、拆旱厕,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悉,今年龙岩市继续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年度计划完成新改建乡镇公厕54座以上、农村公厕123座以上、农村户厕改造1.5万户,目前各项目均有序开展,已建成乡村公厕22座、完成户厕改造3000户。同时,进一步强化农村厕所管理水平,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公厕得到有效保洁。

2、重拳治污:环境愈发整洁

新罗区适中镇蓝田新村旁,颇具技术含量的智能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已建设完毕;武平县东留镇创新推出“垃圾兑换超市”有偿回收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乡村垃圾治理新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赢。

为推进污染治理,龙岩市深入实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突出抓好乡镇垃圾转运设施、村庄生活垃圾常态保洁等重点工作,2014年以来,累计建成115个乡镇垃圾转运设施,实现全市乡镇垃圾转运设施全覆盖;完成912个农村垃圾治理常态机制项目,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建设全覆盖;开展垃圾分类和源头治理试点创建,积极探索偏远乡镇、村庄垃圾就近处理模式,在新罗区白沙镇南卓村、雁石镇益坑村等村庄开展了农村阳光垃圾堆肥房建设,同时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农村放置的垃圾收集桶上张贴垃圾分类标识,引导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今年以来,龙岩市把工作重心转移至做好农村垃圾常态机制建设和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等方面。

同时,加速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农村三格化粪池建设改造。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6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市124个乡镇有115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017年,龙岩市启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2017-2018年累计完成农村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18万户,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今年龙岩市计划完成9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年度计划投资1.4亿元。

3、内外兼修:刷新乡村颜值

长汀县涂坊镇溪源村口的溪源水库景区,栈道环绕,亭台楼阁镶嵌其中;漳平市南洋镇北寮村将部分原来裸露的墙体进行彩绘,使原有的裸房变成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早在2016年,龙岩市就开展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至2108年底,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5716户,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2018年,龙岩市围绕“空心房”、裸房整治等重点开展农房整治工作。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房整治,累计拆除房前屋后临时搭盖202097平方米,完成农村裸房整治668栋、整治建筑面积131766平方米。今年龙岩市结合中心村整治、铁路公路沿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试点、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推进农房整治,截至目前,完成既有农房(裸房)整治1384栋、完成整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新建成示范农房349栋,拆除房前屋后临时搭盖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提升村容村貌方面,2014年,龙岩市启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累计实施了763个美丽乡村(其中2019年实施123个),指导各村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建设,突出产业引领、突出生态宜居,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涌现出了永定湖坑镇南江村、长汀策武镇南坑村、新罗小池镇培斜村、连城宣和乡培田村、武平城厢镇云礤村、漳平南洋镇北寮村、上杭古田镇吴地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的典型,其中培田村入选全国最美乡村,南江村入选全国最宜居村庄。同时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2014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市级补助资金对古民居、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累计完成全市1008处古民居、古建筑修缮保护,带动民间资金1.8亿投入传统村落保护,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名镇名村1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个。在此基础上,引导乡村建设住宅小区,累计有64个农村住宅小区被列为省级村镇建设试点,其中15个小区被列为省级村镇住宅优秀小区。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