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级非遗传承人同安“薄饼嫂”吴招治正在准备祭拜“七娘妈”的供品。
七夕节百姓皆知天上鹊桥牛郎会织女,却很少知道地上“七娘妈生” 的古早习俗。在厦门同安,有不少居民至今保留着祭拜“七娘妈”的习俗。
昨天,来到位于金安大厦的91岁蔡荣阿婆家中,只见阿婆正手持剪刀,裁剪七娘衣,案桌上摆满供品,“一直以来家中都延续着祭拜‘七娘妈’的习俗”。
同安“民俗达人”、老中医陈永健说,小时候常听家中老人称“七娘妈”为“七星娘娘”“七星娘妈”,即为七仙女,并非一个仙女,而是指七个神娘。在七夕这一天,同安的妇女们都会早早起床准备供品,只等傍晚开始祭拜。祭拜一般由家中长者主持,家中女子及16周岁以下孩童参与祭拜,女子们祈求心灵手巧,孩子们则祈求聪慧。
“七娘妈”的供品讲究一式七份,7个酒杯、7双筷子、7对春花……不同供品有着不同寓意,芝麻花象征诸事蒸蒸日上,豆芽象征为人七窍玲珑。点上红烛、燃香祭拜后,长辈们会把部分脂粉、红丝线等扔上屋顶,献给“七娘妈”,余下的脂粉则留给自家的女性用。“阿嬷说这样女孩们就可以像‘七娘妈’一样手巧又美丽了。”陈永健说。
厦门市级非遗传承人同安“薄饼嫂”吴招治告诉,按照习俗,金瓜煮面旗是供桌上不可缺少的供品。相传,金瓜煮面旗与同安历史名人许獬和他表姐的初恋有关,后人便创制了金瓜煮面旗这一道七夕爱情美食,至今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