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贤问道寻良策 不忘初心再出发
——省市派第一书记霞浦组赴福安寿宁周宁学习调研总结
2019-09-03   作者:蔡峰   来源:省市派第一书记霞浦组

忙碌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之间,第五批省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履职时间已过半。一年半的时间里,霞浦组22位省市派驻第一书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推动脱贫攻坚、服务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维护和谐稳定五大驻村工作职责,牢记使命,踏实工作,认真履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民生事业、服务群众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受到各级党委和相关主管单位,以及驻地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当前,脱贫攻坚收官在即,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驻村工作尽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审视过往,展望未来,组织建设、脱贫攻坚工作依然充满困难和挑战,产业发展、民生事业仍然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短板和痛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开拓发展思路,在中共霞浦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省市派驻村第一书记霞浦组于2019年7月20日至22日赴福安、寿宁、周宁三地学习调研,共计走访13个行政村,就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难点、产业方向选择、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充分交流。

图片1.png

团结协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农村工作要做好需要有战斗力的基层堡垒,需要凝心聚力,戮力同心。通过配强两委班子、带好党员队伍、选好村庄‘六大员’,我们建立了团结稳定的工作团队,为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寿宁县南阳镇坝头村第一书记郭梅峰谈到基层组织建设时感触颇深。在此次调研走访的13个村中,普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凝聚起了村民的百条心,从而使村庄的建设发展如顺水行舟、事半功倍。

 图片2.png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为驻点村的后续工作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伍是第一要务。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理想信念和使命愿景灌输给村两委班子,努力营造乐业奉献的工作氛围。在现行乡村治理体系下,村干部一方面承担着村庄治理的重要职责,担负着村民期盼村庄发展的殷切期望,另一方面又游离于国家行政体制外,待遇与保障普遍偏低。在这样的现状面前,只有充分调动村主干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为村庄发展奉献拼搏的工作热情,才能为村庄各项工作的推进找到火车头和领导力;二是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把管理思路和治理方法传递给村主干,持续提升村干部的履职能力。在国家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净流出的趋势由来已久,当前农村最缺乏的就是人才,这也直接导致了村干部能力水平严重不足,管理能力低下,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和乡村治理的要求。作为第一书记,一方面要指导和协助村两委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让基层组织治理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鼓励村干部主动学习,积极为其创造学习条件,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和知识。双管齐下,努力提升基层组织,特别是村主干的履职能力。三是要开放包容,团结群众,把党员队伍和关键少数聚合起来,着力夯实基层组织的群众基础。俗话说,百姓百姓百条心,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的诉求和表达更加多元,加之农村人口外流,人心离散的状况更为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就必须从党员队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离职村干部、外出乡贤、在村老人等关键少数入手,团结其中的先进分子,为基层组织的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因地制宜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寿宁县平溪镇屏峰村,“不忘初心,难忘下党”寿宁屏峰越野赛激情开跑,这项追寻当年习总书记三进下党路线的赛事已经成为屏峰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福安市松罗乡南溪村,九家联保的峥嵘往事不仅是村民传承的光荣过往,更已成为往来游客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的心灵寄托;寿宁县大安乡水洋村,五千亩樱花漫山遍野,基地用工和旅游收入让村民又有了回归乡里,扎根农村的强大动力;周宁县七步镇苏家山村,依山而建的蹦极台、玻璃栈道、高空滑索与满山的苍翠相映成趣,为宁静的山村平添了活力。品质为先,品牌至上的发展理念也让村里的制茶产业渐成规模。

 图片3.png

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产业兴旺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目标,要想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增强乡村自身的造血能力是根本之道。农村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地理区位、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水平、人口结构等都是制约与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村的产业发展道路是关键之关键,照搬照抄往往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

通过此次的走访调研,我们认为要想选好村庄的产业发展道路,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深入挖掘自身资源,整合梳理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将自身长处发挥到极致,方能实现差异发展,得事半功倍之效。如寿宁县平溪镇屏峰村、福安市松罗乡南溪村、周宁县七步镇梧柏洋村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周宁县咸村镇云门村紧紧围绕畲族特色,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迅速实现跨越发展,建立起了识别度极高的品牌特色;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将外部的先进经验与自身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快速形成领先优势。如寿宁县大安乡水洋村引入社会资本,利用本村海拔优势和山地资源打造樱花产业基地,迅速形成产业带动效应和乡村旅游爆点,让村民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回报。周宁县七步镇苏家山村,邀请能人返乡担任村支书,将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社会资本带回本村,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

绿色生态是美丽乡村的灵魂

在省国资委派驻周宁县咸村镇云门村第一书记冯志强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近两年来声名鹊起的网红名村“云门畲村”。青山环抱,绿树成荫之间,古朴大气的游客服务中心,格调鲜明的畲风牌楼,白墙黛瓦的畲村民居让人眼前一亮;寿宁县南阳镇坝头村,卵石镶嵌的生态河堤,仿藤木结构的河堤护栏与小桥流水、村落阡陌浑然一体,尽显和谐;周宁县浦原镇浦原村,鲤鱼溪两旁的古民居修旧如旧,改造过程中将现代元素巧妙融入古建筑中,既保持了原始古朴的建筑风格,又提升了居住体验,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

图片5.png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科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把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此次调研走访的13个村大多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探索和总结出了绿色生态的建设经验和发展模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一是要严把建设规划关,在顶层设计中就把绿色、生态、环保放在首位。在设计规划中突出乡土人情,自然宜居,最大程度保持村庄的传统风貌,杜绝大拆大建,农村环境城市化。如周宁县咸村镇云门村在特色村寨的建设规划过程中,紧紧扣住畲村畲韵的主题,坚持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设计策划了一系列既符合绿色生态建设要求,又能展现少数民族村寨特色的建设项目;二是要严格管控项目建设实施过程,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环保理念。如寿宁县南阳镇坝头村在河道整治项目过程中,面对村民的质疑和反对,村两委班子耐心做好解释和引导,坚持选取更符合村庄特点的生态设计方案,使村容村貌保持和谐统一,最终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三是要严把产业项目的环保关,对环保不达标的产业项目坚持一票否决。农村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以污染环境,牺牲生态为代价,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融入奉献是第一书记的准则

图片6.png

“我到村里面给自己的第一个要求是一个月内能叫出90%在村常住村民的名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自带伙食费,在村里吃百家饭,与村民迅速建立了感情,为我后续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这是福安市松罗乡南溪村第一书记林日的融入之道。为了解决道路建设征地难题,寿宁县南阳镇坝头村第一书记郭梅峰自备酒水,三次上门与村民沟通协调。驻村一年多,口口相传,第一书记们这样听起来有趣,细想起来又有些心酸的故事不绝于耳。

从制度设计层面来看,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有效载体。就具体职责的角度而言,第一书记是驻点村对接派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是驻点村借助高位嫁接,力争跨越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帮助基层组织提高凝聚力、战斗力的核心力量,同时还承载者驻点村干部群众渴望发展的殷切期望。实践表明,发挥好第一书记的作用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给驻点村带来深层次的巨大转变。

任期过半,结合工作体会和多次调研学习的沟通交流,我们认为第一书记能为驻点村带来多少资金,争取来多少项目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第一书记能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融入奉献的姿态投身驻村工作,在改变乡村基础面貌的同时,帮助驻点村干部群众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道。为此,作为第一书记应该融入和奉献两方面入手,将驻村工作推向深入。一是要主动融入地方、融入群众、融入团队,与驻点村干部群众成为一家人。第一书记普遍来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与农村的环境存在难以避免的距离感,要放下身段,主动归零,通过调研学习、走访入户、长话家常、扶危济困等方式主动与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驻村领导班子及党员群众沟通联系,深度融入,为第一书记尽职履责奠定必要基础;二是要踏实敬业,甘于奉献,用心、用情、用力把驻村工作做到实处。第一书记选择离开熟悉舒适的原有环境,投身相对复杂艰苦的农村工作,一方面是勇于挑战,甘于奉献的可贵表现,另一方面也对第一书记克服困难环境,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然选择了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那就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沉下身心,不计得失,方能扎实做好驻村各项工作。

结语

历时三天的学习调研,13个先进村落的建设发展实践,自身体会与先进实践之间的碰撞和反思,学习先进,开拓视野之后的思考与总结。72小时的修炼之旅,赞叹、争论、交流、探讨,静心梳理之后是满满的收获。特别在上屏峰村至下党“党群连心路”上,第一书记们“体验为民情怀,追寻领袖足迹”,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发扬“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巩固脱贫成果,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团结带领群众闯出一条富有驻点村特色的振兴之路。三年驻村过半,这样带着切身体验的访贤问道之旅显得更有实效,必将为我们余下一半的驻村生涯添上无穷的动力,也将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方向。

雄关漫道何足惧,不忘初心再出发。我们将牢记使命,踏实履职,完成好驻村工作的每一项任务,不辜负驻村生涯的每一刻光阴。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