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追竹人生:将竹编绝活推陈出新 让传统瑰宝焕发活力
2019-09-23   作者:赖小玲 周湖健 许良友   来源:泉州网

痴狂热爱竹编的72岁的凌文彬,是隐藏于民间“竹林”中的“武林高手”。

“中年失业后,四处打零工,历经生活艰辛;又因车祸腿脚受伤致残,行动不便;生活极其简易,从过去到现在,吃住都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这是72岁的凌文彬的人生。但是,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痴狂热爱竹编的他,是隐藏于民间“竹林”中的“武林高手”。别看他平日低调,都是闭关修炼创作,忘乎所以,但是,他展现出的精湛技艺总是令人震撼。他说,在“追竹人生”面前,他极其快乐且年轻无比。

1.jpg

凌文彬和他的“花木兰”竹编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泉州盛产竹材,早在宋代,泉州竹编就盛极一时,竹编工艺品是当时泉州的一种大宗出口商品。到了现代,泉州著名国画家李硕卿在泉州传统竹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台湾、日本的竹编技艺,改良了很多仿古造型的竹编器皿类作品。上世纪90年代后期,“改良竹编”又创制出高级兽类和人物类新品种,进一步提高了泉州竹编的艺术品位,而正是经过凌文彬和其他竹编老艺人的努力,在他们不断的改良和创新下,泉州的竹编才可以在保留浓郁地方特色的同时,得到划时代的传承和发扬。

2.jpg

凌文彬的作品《牛瓶》

从不放弃 编织心中的梦

凌文彬出生于泉州市区西街。他曾是竹编厂的技术工人,后来,厂里效益不好,从厂里出来的凌文彬为了生计,用摩托车载过客,当过锅炉厂的门卫,苦涩的日子并没有让他忘记他所热爱的竹编,他一有空就动手创作。出神入化的竹编技艺,让他难得地气定神闲。创作中,手中的竹丝犹如春蚕吐丝给他带来愉悦,他用竹子的芬芳,调理着生活的滋味。但是命运总是捉弄人,1995年,他遭遇车祸被撞断了左腿骨,导致他腿部残疾。在家休养的凌文彬琢磨着,以前编的是老百姓家里那些竹制日常用品用具。而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自己的拿手技艺渐渐地退化和没落,如何在竹编工艺上有所突破。“竹编这么美,一定有很好的前途,但是,如何才能创作出大家喜欢的作品?”而这些念头,引来了朋友的嘲笑和家里人的嫌弃。1997年,有件事让家里人觉得他彻底“疯了”——他竟然把准备拆除腿部钢板的1万多元手术费用来买竹编创作需要的竹子、工具等材料。就是因为这样疯狂的坚持,他在自己简陋的房间里钻研竹编流程改造和作品升级。因为家里人不理解他,那段时间,他都是一个人居住,生活还要自理。他冥思苦想,忙于思索,不修边幅,连吃饭也都是不按常规,每天都在思考方案或赶制突然想到的工艺,真可谓废寝忘食。他时,亲眼看到和见证了他孜孜不倦的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他创作的竹编作品《古狮瓶》获得了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铜奖,那是当时参展并获奖的唯一一件竹编作品,这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

3.jpg

阳幸福跟着凌文彬学习做花篮

巧匠出力作 件件是瑰宝

在凌文彬的手里,竹子变成竹薄片,又变成了神奇的仿古艺术品,人见人爱。只要有人来,他都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讲述毛竹如何破成篾,如何打磨成薄薄的、窄窄的竹片,如何做到厚薄宽度规整划一,其精度令人叹为观止。

他曾师从泉州著名画家李硕卿先生,传承创新李硕卿“改良竹编”技艺,使竹编绝活焕发了青春。他不断地创新,自己动手制作模具,木作手艺也有新的提高。特别是他的仿古竹编作品,如公鸡、乌龟、象薰和狮子等,件件栩栩如生。作品《古狮瓶》载入泉州旅游扑克,而他的一些作品也被收藏于鲤城区文化馆,吸引了无数人。随手翻开他编制的《乌龟》的壳,图案若隐若现,箩里纹理隐藏着一个甲骨文“寿”字,明暗纹理彰显了竹编的三维美感。

“这个竹编的象薰,跟真象的造型不一样,有夸张变形;这个大象的编织花纹是最丰富的,也有青铜器那样的厚重感;从这个大象可以看到泉州竹编古老的风采。”凌文彬一边操作,一边介绍,他说,竹编需要模具,模具可以拆装,而他的模具都是自己做的。他的竹编工具很简单,有柴刀、小刀和铁棍等。后来,凌文彬的作品《象薰》在中国第三届(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荣获银奖。有了多方支持和社会的赞誉,他雄心勃勃,全身心地投入竹编绝活创作。

“泉州自古以来就有这一类的竹编,都是做些低档的盘子、篮子、花盆这些机械型的器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把它继承发扬起来,做成动物类、高级人物类这些精品,这样子来提高我们泉州竹编的文化品位,除了政府的支持,主要还是靠我们艺人本身的努力,希望有更多合作方投入商业运作,泉州竹编就有存活的希望。”凌文彬说。

他废寝忘食,并不是重复地创作,而是不断地创新,之前早报过他挑战创作“花木兰”头像,因为竹篾相对粗糙,难以表现女性细腻光洁的脸部,竹编艺人一般不愿冒险。然而,凌文彬闯过了这一“雷区”。他创作出的“花木兰”头像,脸部细节非常细腻逼真。“我看到你们《东南早报》上这微笑着的美女的照片,我还想创作微笑的花木兰,一改她平时给人的严谨印象。”凌文彬拿起一份《东南早报》说道。

4.jpg

凌文彬告诉,他当时就是看了《东南早报》上面的美女图,就准备做一个微笑的花木兰头像,图为他做好的牙齿模具。

别样工艺品 独到创意传播竹编之美

“泉州竹编保留了原始竹编富有弹性、韧性和轻巧的特点,同时颇具闽南特色。早年,泉州竹编随着先人的足迹漂洋过海。”凌文彬说。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竹编物品如今已经不见影子了,作为泉州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竹编工艺美术大师,有责任和义务抢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抢救该遗产,让传统的中华民族摇篮文化不至于中断?这方面的努力,他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中。

他举了个典型的例子,如以前的小孩用的摇篮(窝篮),“虽然以前的竹编摇篮现在的人已经不用,但从它的构架上依然能看出闽南人的智慧”。他说,当今中年以上的人,在他们的心底里,还没有忘却传统摇篮。当他们想起传统的摇篮时,就会想起家乡情、出生地和父母恩。

抢救的有效办法只有由大改小,由摇婴儿的实用品改为迎接婚后降生婴儿的礼仪品。比如把小巧玲珑的小摇篮作为新婚贺礼,以此象征新婚之后迎接早生贵子的礼仪,使婚礼更加热烈;也可以作为乔迁新居的礼仪品,以此寓意将来新居家业兴旺,繁衍子孙的吉兆。当然,还有其他用途,如装盛水果或香花礼佛;或挂在壁上或放在架上作为礼仪装饰品;在生活中,还可以作为食具的实用品。比如招待客人时,小摇篮可放置在茶桌上装盛糕饼等待客。还有其他用途,比如华侨回国后要到海外侨居国去,亲友为他们“送顺风”(闽南俗语,送行的意思)时,可以让他们将家乡的竹编小摇篮作为随身携带纪念品,顺便让海外侨居的子孙看到这个缩小的中华传统摇篮,教育他们不要忘记先祖的出生地和祖国。

只有这样,由大改小的摇篮,才能开辟上述的新用途,有了新用途,传统摇篮的文化在社会上就有存在的生命力。目前,他创作的小摇篮已经和泉州印记闽南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他说,但愿缩小的小摇篮的新用途在民众中形成新的民俗习惯,跻身经济市场,使中华传统摇篮的记忆在炎黄子孙中世代相传。

传统竹编工艺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凌文彬目前有4个徒弟,他目前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有关部门尽早落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政策。时,认识了凌文彬的徒弟阳幸福,21岁的他,来自湖南,读的是美术专业,他打心眼里佩服凌文彬的工匠精神,学了2年,虽然还未能出师,但是,每个礼拜,他都坚持四五天雷打不动地来学习,而凌文彬也有着无私的奉献之心,他希望多收徒弟,将技艺传承给他们。

制作步骤

竹编在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拿小摇篮制作工艺来解析竹编的制作步骤:

劈竹

5.jpg

将竹条用刀子劈成均匀的竹丝。

刮竹片

6.jpg

这是保证竹丝均匀光滑的关键步骤,没有刮平,很容易划伤手指。

起底

7.jpg

在小摇篮底部的位置用一定的纹路编织好,编织的时候记得要沾点水,免得竹丝打滑。

“运身”

8.jpg

将模具放在打好的底上,然后将竹丝沿着模具周边编织5层。

“弧头”

9.jpg

将小摇篮头部的弧度位置编好。

“扯嘴”

10.jpg

该步骤就是“锁口”,这算是竹编成型和是否美观的最后环节,往往也是判定竹编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11.jpg

这样,一个完整的小摇篮就制作完了,将其安放在做好的木脚架上,以便放在桌上可以左右摆动。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