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成建制 巧破“老大难”
2019-10-08   作者:欧阳育玲   来源:福建日报

一直以来,征迁工作被视为“老大难”。近日,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创新推行“村级成建制”征迁模式,让“老大难”不再令人望而生畏。

东园镇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核心地带,是征迁工作的“主战场”。湖东片区改造项目含民宅300宗、企业14宗,这近30万平方米的房屋征迁工作于今年8月20日正式启动,项目签约率已超93%。凤浦、溪庄、上林、玉坂、锦峰等5个“村级成建制”工作组已完成签约89宗,完成签约率已超95%。其中,凤浦村、锦峰村两个“村级成建制”工作组100%完成民宅签约任务,“村级成建制”征迁模式发挥了引擎作用。

重任促创新

什么是“村级成建制”?这一创新举措为何有奇效?

“‘村级成建制’就是区级培训、镇级指导、村级实施的征迁模式。”据了解,东园镇征迁项目多,人手严重不足。为缓解矛盾,2018年2月以来,东园镇先后选取凤浦、溪庄、上林、玉坂、锦峰等5个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比较强的村为试点,由村两委成员及其举荐的征迁能人组成动迁工作组,在集中接受动迁业务培训后,由村级自行组织入户动员做工作,挂村领导、驻村干部负责本村征迁项目的业务指导并协调中介公司跟踪配合,区房屋征收中心人员进行审核管控,最后由村级组织签约手续及补齐后续材料等工作。

这一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接地气”,能迅速赢得群众的理解和认可。在实践中,这一优势得到充分验证。统计显示,2018年以来,全镇超额完成区级下达的70个项目年度计划,完成超3200亩的土地征收以及566宗、30.3万平方米的房屋征迁任务,创造了“50天签约257宗房屋”“15天高效回迁安置1117户、10.47万平方米”的“东园速度”,其中,由村级成建制的百崎湖生态绵延带、泉州国际酒店、葳格教育、锦峰排洪渠、湖东片区改造项目等10个项目共完成房屋及地上物签约284宗,面积6.85万平方米。经过一年多的锤炼,村干部也实现了从对征迁业务不熟、害怕征迁到个个都是业务能手、主动要求参与征迁的蜕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越来越强。

真心聚民心

在湖东片区改造项目的实践中,充分彰显了村级成建制的作用。首次尝试“跨村作业”,由东园镇5个优秀年轻干部分别担任组长,选取凤浦、溪庄、上林、玉坂、锦峰等五个有成建制经验的村的村支部书记分别担任副组长,其他组员则由所在村的村干部组成,征迁工作人员充分发扬“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的“三个千万”精神,以真心付出感化人,以实际行动帮助人,站在被征迁户的角度,用心沟通,为征迁群众做好经济账、发展账、环境账和时间账,讲究工作方法,获得群众的认同,从被征迁群众的实际出发,在不违反既定政策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有困难的群众拿主意、出点子、解难题,同时,结合泉州市委“强基促稳”行动,把“村级成建制”征迁模式作为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地区稳定、推动征迁工作的新举措,以真心换民心,获取群众的支持并顺利签约。

务实谋长远

“村级成建制”在动迁工作中大放异彩,同样也锻炼了基层队伍,增强了基层堡垒的战斗力。推行“村级成建制”模式以来,几个工作组之间针对征迁推进情况,及时沟通,共同攻坚,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这对其他动迁组无形中也产生了带动作用,营造出“你追我赶”“头雁引领,众雁齐飞”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了工作开展,仅8月21日一天,签约宗数达22宗。

此外,东园镇从未参与本次湖东片区改造项目“村级成建制”的11个村,各抽调两名村干部,分配到科级干部任组长的10个动迁工作组,进行跟班学习,为下一次的“村级成建制”征迁工作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奖惩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村干部业务培训,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和“红线意识”,让“村级成建制”征迁工作模式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