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长制激励资金,怎么用?
2020-03-05   来源:中国水利报

编者按:日前, 水利部印发了《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河长制湖长制正向激励,将遴选10市10县给予奖励。去年年初,浙江、福建、广东、贵州、宁夏等5个省(自治区)由于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分别获得了5000万元的河湖长制国务院激励资金(本刊第134期曾对五省区的河湖治理工作做过报道)。一年来,这些省份把河湖长制激励资金用在了哪些地方?如何放大激励资金的使用效益,取得了哪些成效?本期专刊对此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今年受激励市县提供参考借鉴。

福建

瞄准“三不三最” 打通河湖管护“末梢神经”

资金用途:建成全省五级共享共用的河湖长调度系统,建设福建省河湖健康研究中心,布设市、县、乡水质监测断面,打造乡镇河长办规范化试点。 

治理成效:实现市县乡水质交接断面监测全覆盖,打造了首条智慧河流宁德穆阳溪,对全省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进行全覆盖评价,引领带动全省各级河长办规范化建设。 

福建省永春县东关镇有一间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墙体上打着醒目的“以标准化提高战斗力”红色标语,智慧平台滚动着辖区河湖监控信息……这里划分为智慧河长指挥室、综合调度室、水质监测室、综合巡河队及资料室等多个区域,集合了护河治河的全部功能。这是福建省利用河湖长制激励资金打造的乡镇河长办规范化试点的一个缩影,由激励撬动的一大批县乡河长办试点、河长智慧平台、民间护河队、断面监测点位等已在全省全面落地见效。 

福建是全国率先推行河长制的省份之一。本着“三不三最”的原则,即不挪用、不平摊、不照顾、最基础、最急需、最有效,福建将5000万元的河湖长制国务院激励资金管好用好、用在实处,发挥最大激励效益。 

夯实基础信息,描绘河长“一张图”。全省及时更新完善“一河(湖)一档一策”,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共享共用的河湖长调度系统,汇聚了35类1.5亿条涉河涉水信息,增设了1330多处河湖监控探头,形成全省河长“一张图”,打造了首条智慧河流宁德穆阳溪,2次亮相全国数字峰会引起强烈反响。 

交界断面监测,强化河湖“末梢管护”。全省以交界水域为重点,共布设市县乡水质监测断面2551处,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县乡水质交接断面监测全覆盖,强化了河湖“末梢管护”。 

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发布《河流健康蓝皮书》。成立了福建省河湖健康研究中心,探索全国首个省级河湖健康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首次对全省179条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进行全覆盖评价,发布全国首份《河流健康蓝皮书》,河流健康合格率达96.1%。 

创新试点建设,打造河长办规范化试点。在全省抓了16个县乡河长办规范化试点,打造了42支民间护河队和25个(段)示范河湖样板,引领和带动了全省各级河长办规范化建设,涌现了一大批“党员河长”“企业河长”“巾帼河长”和社会志愿者,评选了全省首届十大“最美民间河长”,借助新媒体总结推广了50多条(座)美丽河湖。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