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不太习惯,现在觉得挺好的,两个垃圾桶,干、湿垃圾分开,方便又卫生。现在在我们村,垃圾分类成了新时尚,左邻右舍的都愿意比一比,谁家垃圾分类做得好。”3月12日,周宁县泗桥乡坂坑村村民黄琴竖着大拇指为村里的垃圾分类点赞。
“黄色垃圾桶是放剩菜剩饭等猪能吃的垃圾,蓝色垃圾桶则放餐巾纸、塑料袋等垃圾。”当日,村民宋金香忙着将分类好的垃圾放到不同的垃圾桶里。
垃圾分类已在坂坑村实施了半年时间。“开始我们都觉得很麻烦,而且还不懂怎么做,经过这么久的摸索和学习,现在连我的小孙子都知道垃圾要分类了。”宋金香说。
过去,坂坑村大多村民家附近都有个小垃圾堆,这些垃圾或被倾倒在马路上,或倒在河边,影响村庄环境和村民生活。近几年,该村通过改水改厕、污水管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系列有力的治理措施,村庄“颜值”高了。
“随着村庄整治的深入,我们发现垃圾处理是一个大问题。”坂坑村党支部书记宋玉春说,城关垃圾填埋场路途遥远,花费大,做不到一天一清,垃圾堆积的问题仍旧难以解决。
为此,2019年,坂坑村立足实际,多次召开村民大会,投资35万元用于垃圾分类厂房建设,购进垃圾沤肥处理机、垃圾运输三轮车,设置广告宣传栏,选聘热心家乡事业、责任心强的分捡员和保洁员,探索“户分类、村收集、湿垃圾生态处理,干垃圾镇回收清运”的治理模式。
“对于村民分类好的湿垃圾,村里保洁员会每日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并通过村里有机垃圾处理房加工成有机肥,干垃圾则通过镇上的垃圾车转运,集中处理。”宋玉春介绍。
垃圾分类工作,如何最大限度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呢?坂坑村将村两委、小组长、六大员等与全体村民“捆绑”,进村入户,手把手现场指导教学,及时纠正和讲解村民垃圾分类中容易碰到的分类误区。
“村书记、主任各包10户,村两委成员包5户,党员一带三,村民代表及小组长、六大员一带一。”宋玉春说,“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家家户户有人教、有人管、有人监督的工作机制。”
同时,坂坑村每月由村民进行初评,年底总评,评出垃圾分类一、二、三等奖各五名,奖金分别为3000元、1000元、600元。对做得比较好的村民,由于评奖名额限制而未评上的,年终村两委将以食用油等物资为奖品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