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让安全水从源头流到“龙头”
2020-04-09   作者:魏佳 江秀鹏 张智杰   来源:中国水利报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福建省南平市水利局按照上级部署,近期组织全市水利系统加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排查复核,全力推进问题整改落实,让安全水从源头流到“龙头”,切实提升农村人口生活质量。

补齐短板保供水

隶属南平市延平区洋后镇的大禄村,位于闽江支流武步溪上游。在洋后镇32户贫困户中,大禄村占了23户。村里蓄水池容积小,且没有净水设备,每遇下雨天,水体就变得浑浊;水从铁质的输水管道流出,有时还有铁锈的味道;到了干旱季节,蓄水池里的水量又难以满足全村的用水需求,村民的安全饮水一再陷入“窘境”。

去年,南平市拨付资金51万元,用于实施大禄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扩建大禄主村及西边自然村2处水厂,受益人口约1250人。

新建拦水坝、初沉池,增设净水设备,还铺设了耐晒环保的PE输水管道……大禄村的水厂终于改头换面了。“现在不管是干旱还是暴雨,都不用担心水量和水质了。”村主任詹漂龙说。

村里的贫困户更是这次饮水工程改造的受惠者。“这次改造工程,贫困户费用是全免的,水费也只收半价。”村支书刘振云说。

大禄村只是南平市实施保水量、提水质措施的村子之一。“十三五”以来,南平市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截至3月30日,全市167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补短板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6月30日前可建成投入使用。

建章立制保长效

受丘陵、山区地理条件限制,南平市各乡镇、村、组分布分散,导致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

“去年年底前,我市‘三个责任人’‘三项制度’都已公示,这是保障我市农村饮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的关键。”南平市水利局局长周靖说。与此同时,积极推动明晰工程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引入市场机制,创新运行管理模式,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是南平实现农村饮水工程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抓手。

去年下半年以来,南平市组织了饮水安全核查两次,覆盖全市346个贫困村60669人,真正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市水利局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一户一台账”,动态跟踪全市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状况。

“对新发现饮水安全问题的贫困户,我们将逐户制定饮水安全方案,做到发现一户、解决一户,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周靖说。

城乡一体促提升

在南平,已建成的4743处集中式供水工程中,日供水200吨以下的占90.5%。由于工程规模小,管理几乎都以乡村集体为主,加上受农村传统用水习惯的影响,大部分村级供水工程收不到相应的水费,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工程运营维护难度。针对这个难题,南平市组织协调发改(物价)、水利、财政等部门,将水费收取与项目奖惩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了水费的全面定价和收取,同时保障了水质水量。

然而,农村饮用水巩固提升工程只是打赢水利脱贫攻坚战的开端。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农村规模化供水水平,才是解决困难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南平市已在建阳区开展试点建设,规划投资10.6亿元,设计日供水规模11.27万吨,惠及农村人口37.94万人。

南平市通过对供水标准较低、设施不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进行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以及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和市场化运作,构建出专业化管理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进一步确保安全可靠的饮水可以从源头流到“龙头”。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