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是主战场,驻村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20日,闽北日报刊发长篇通讯《习近平的扶贫故事》,在驻村第一书记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立足实际,勇于挑战困难,不断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将党建工作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坚持扶志与扶智并重,找准‘病根’,拔掉‘穷根’,努力为村里困难群众多干实事、好事。”延平区塔前镇虎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苗禄说。两年来,通过引进优质企业、整合村庄自然和人文资源等多项举措,虎山村从原来的省级贫困村变成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村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顺利脱贫,人均年收入增长了5000元。林苗禄表示,今后将继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把贫困群众“扶上马”之后再“送一程”。
“读了《习近平的扶贫故事》,我深受感动,对基层扶贫工作有很大启发。”建阳区潭城街道黄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志丹说,“当下正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牢记使命、扎根基层,带领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中心任务,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通过党建引领办实事、解难题,抓好脱贫户的帮扶跟踪工作,以时不我待奋力冲刺的精神,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基础差并不可怕,怕就怕安贫守旧,所以一定要创新,要树立‘先飞’意识。”光泽县止马镇仁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齐子龙说,今后将继续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变产业单一为优势,丰富稻渔综合种养内涵,让所有村民脱贫致富,稳稳地走上小康之路。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的一桩桩生动的故事、一件件为当地发展所办的实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扶贫情怀,也让我们更加坚定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松溪县花桥乡寺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春芳表示,寺坑村通过党建引领,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和脱贫攻坚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从产业发展、项目引进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