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个水利小省,但近几年水利投资规模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近三年,全省水利投入每年保持在400亿元以上。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并相应采取30项奖励支持措施。其中,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好、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高的地方,全国仅有福建等四省一区榜单有名。
2020年,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安排年度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计划时给予适当奖励,对福建增加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相应减少地方配套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福建在“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好、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高”方面,连续两年获得国家激励。
海报设计:人民数字福建 夏菁
大投入大建设带来大发展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水利建设而言,这个粮草就是资金问题。投资落实好、计划执行好,是顺利推进水利建设、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最重要的支撑保障。
“十三五”期间,福建累计已完成水利投资1718.2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1803亿元的95.3%,预计至2020年底,可完成水利投资1990亿元。这个数字,比“十二五”规划投资913亿元,翻了一翻。
通过大投入、大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得到大发展,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福建推进了长泰枋洋、罗源霍口、泉州白濑、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等一大批大中型水库、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其中1座大型、9座中型水库已基本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调配能力;推进“五江一溪”、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共建成江(海)堤防1500公里,进一步提升了防洪减灾能力;实施了536条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综合治理河长4300公里,初步形成遍布全省城乡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生态的河流生态走廊。
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
“三合一”投资共同发力
福建省水利厅梅长河副厅长表示,福建水利投资落实好、中央水利投资计划执行好,得益于中央政策和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福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聚力配合。
福建有52个原中央苏区县,国家在安排中央水利资金时,按照西部政策,提高了补助标准。此外,对福建的中型水库,还比照“西南五省”,按总投资50%、总额不超过2亿元予以支持。
福建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水利发展,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在政策资金支持和重大项目推进方面,亲自指导、亲自协调、亲自推动。省市县三级都建立了定期调度会商机制,协调解决水利建设存在的重大困难问题。水利建设相关的各级部门和金融机构,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资金筹措方面,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有力保障了项目前期和工程建设进度。
福建每年争取到的省级以上财政性资金一般在60-80亿元之间,超过四分之三的建设资金需要多渠道、多元化去筹措。
怎么做?
引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入水利;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扩大信贷资本投入力度;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在不增加债务风险情况下,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目前,通过从“债券”“贷款”两方面发力,全省水利投资已从过去的以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逐步推动形成了由财政投入、金融信贷、社会资本三方共同发力的格局,有效落实了水利建设资金,有力保障了水利工程建设和投资计划执行。
福建省超过额完成中央投资计划,在国家部委树立了良好形象,为争取中央资金倾斜支持也打下了良好基础。
加快建设的“六个一”
福建省推动水利建设,引入“债”“贷”资金的模式得到了水利部充分肯定,多次在全国会议上做典型发言,总结介绍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
在加快建设方面,福建形成了“六个一”工作举措。
构建一个立体协调机制。省政府实行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地方各级对水利建设和计划执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采取先系统内、后系统外,先本级、后上级的办法,及时提交相关部门会商协调和研究解决,建立台账,发现一个协调一个,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推行一线工作法。各级水利部门均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省水利厅采取“一个厅级领导一个工作组”、“一个处级干部一个工作队”的挂钩服务办法,分区包片,组团攻坚,人人抓项目,全体下基层,做好项目攻坚的督导与服务。
打造一个水利建设平台。在全国率先策划实施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并将其作为水利建设的综合平台,按照“集中发力、各计其功”的原则,把乡村、基层涉河涉水的项目捆绑起来,把相关部门的资金整合进去,进行全县域、全流域、全方位治理,极大拓展了水利投资与发展的领域。
设立一笔前期专项经费。省政府拿出3亿元,设立省级重点项目前期专项经费,采取先借后还、滚动使用的办法,专项用于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各市县政府也根据水利前期工作需求,安排一定的前期经费用于开展水利前期工作。
发挥一支主力军作用。做大做强福建省水投集团,发挥其水利融资主平台和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主力军作用,通过集聚拉动,解决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问题。2019年,通过省水投集团带动全省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首次引入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水利建设投入。
健全一个考核奖惩制度。对各地水利工程建设和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实施考评。对建设进展快、计划执行好的给予奖励,并调增补助资金;对进展缓慢、工作滞后的县市或项目,以信函形式告知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相关县市进行约谈和通报督导,并采取暂停新项目审批、调减补助资金等措施。
莆田模式正在推广
近几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福建全面启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由于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投资大,虽有一定水费收益但投资回报低、回收期长,单纯依靠财政收入或全靠市场融资都是行不通。
为此,福建省水利厅通过政企共同发力,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按照“资本金30%、融资70%”筹资模式,通过公司化运作,解决资金拼盘问题。一方面发挥公共财政引导作用,省级财政对30%的资本金分四档对不同的县区按85%、70%、60%、30%给予补助;另一方面,先后与兴业银行、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定制水利金融产品,开通“水利信贷合作快速通道”,提供融资支持。
壶山兰水“莆田模式”正在推广。 湄洲日报 蔡昊 摄
莆田市以全市为单元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国开行福建分行针对莆田市,依托市水务集团对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进行整体打包,创新构建“统筹项目、统筹还款来源、统筹信用结构”的市场融资方式,对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统一授信36.9亿元,创造了“莆田模式”。这一模式,国开行福建分行正在与省水投集团合作的31个县区推广使用。
福建省水利厅厅长赖军:
稳投资 促增长 支撑保障福建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年,福建省水利厅将以水问题为导向,着眼支撑保障福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目标定位,立足于“六稳”、“六保”,组织编制了《福建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
初步匡算,2021~2025年,全省规划水利投资约2100亿元,年均投入约420亿元。为落实好水利投资,保障好建设需求,福建省水利厅将补短板,找项目,创新投资机制;下基层,上工地,夯实质量进度。
一是加强对接,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针对水利基础设施短板领域,策划生成一批具有区域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水利项目,主动衔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及相关重点专项规划,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盘子,为争取中央资金创造条件。同时,对列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符合中央资金投向的项目实行清单管理,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专班跟进、全程跟踪,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落实各项要素保障和建设准备,确保有序承接中央资金投入。
二是加强合作,扩大专项债和信贷资本投入。加强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的政策机遇,加快论证一批具备发行专项债条件的重大水利项目,夯实项目储备,做好申报工作,分批滚动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进一步加大专项债投入力度。加强与兴业银行、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政银共同发力,进一步扩大金融对水利的支持力度。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三是强力推进,加快工程建设和计划执行进度。福建省水利厅成立了“水利工程补短板”工作领导小组,专设投融资改革工作组,专职协调推进水利项目融资工作。市县水利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上下协同发力,共同做好水利投资落实,加快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和中央投资计划执行进度。同时,实行干部进工地,按“一人一项目”抽调干部、专家,一人带一个工作队挂钩联系在建项目,靠前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落实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