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东圳水库:修水库治水患 热血铸就水利丰碑
2020-10-30   作者:林爱玲   来源:福建日报


库区工区用船只运送石料上坝头。(资料图片)

修建水库 治理水患

20世纪50年代的莆田,农村基本没有水利设施,沿海地区水源极其缺乏,平原地区又屡遭水患,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1956年秋季,莆田遭受了特大水灾,当时的县委、县政府决心治理水患,莆田因此迎来了修建东圳水库的时机。

通过初步勘测后,当地决定在延寿溪中游兴建东圳水库。同年,该方案得到水利部的重视支持,并作为福建省重点水利工程给予立项审批,由省水电设计院完成勘测设计。1957年,当国务院批复同意东圳水库列入1958年施工计划的消息传来后,莆田沸腾了。时任莆田县委书记赵允福召开县委会,决定由县长原鲁山发布建库动员令。

随后,《关于兴修农田水利实施义务劳动的规定》公布,动员全县34万劳力全面参与兴修水利工作。1957年11月29日,莆田县兴修水利指挥部正式成立,由原鲁山任总指挥,由人民银行、农业局等13个相关科局的负责人任委员,下设水利办公室,副县长许子斌为主任,县水利局局长王金枪为副主任。1958年正月初五,莆田县东圳水库工程筹备委员会在县水利局一间简单的办公室正式挂牌。

筹备组前期的工作主要由两队人马分头进行,一队人前往莆田沿海,调查受灾面积、人口等有关情况,以及水库建成后收益的主要地区和收益可能,一队人前往当时的常太区,调查库区淹没的土地面积、搬迁村落和人口数量。

与此同时,《福建省莆田东圳水库设计任务书》编制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枢纽工程800万元,渠道工程600万元,赔偿600万元……1958年3月,《任务书》转报送国家计委立项。在当时“多快好省”的思想指导下,工作人员热情高涨,他们创造出了边勘测实验、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方案,大大缩短了筹备工作。同年4月,以赵允福为总指挥的东圳水库工程指挥部正式挂牌运作,下设坝区工程指挥所和渠道工程指挥所,原鲁山、周联贵、许子斌、高宝善等任副指挥。

东圳水库库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叶伟民 摄)

集结首发 齐战清基

当水库工程建设的消息正式通知各镇后,全县12个公社除了山区3个公社和南日岛外,其余8个公社不分农牧林副渔各行各业,统一按劳力比例分配施工任务,实行包工、包劳力、包工具等“十包”制度。他们背背包、扛锄头、挑畚箕,自带粮食副食品,浩浩荡荡奔赴“战场”。

“修水库,那是当年全莆田最大的事情了。”1958年担任东圳水库广播站播音员,如今年过90岁的林西庚回忆说,当时,大街小巷贴着宣传报、大家谈的都是水库,把能参与建库当成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为此,当年18岁的林西庚放弃了报考音乐教师的选择,决定去库区担任播音员。

这一年中旬,水库清基工程开始,由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高宝善任总工程师的一支精干队伍,打响了建库的第一炮。为了赶在来年洪水期完成罗零(福州马尾罗星塔塔脚基点为全省测量零点的标志,简称“罗零”)70米高程的坝体,工程队实施了“重点试验,全面开花”的施工战略。清基工作进行得十分认真细致,坝基的一草一木、一块软土都被铲掉,连裂缝中的石块都不放过。清基工作共开展两轮,在克服多暴雨、人力不足的不利条件后,全县9万名上场民工、技工投入工作,10月中旬即完成了135万立方米土石方、建筑物35座的清基任务。

1958年11月10日,大坝工程全面施工。整个水库工地分库内、库外、坝头、溢洪道和输水涵洞五个工区,五个工区如五个“战场”,十万众人共拾柴。

五大工区 齐心发力

一听到有要当年建库历史,今年91岁,已经耳背的闵庆昌老人显得尤为激动,他早早准备好相册,翻开记忆“打捞”那段没齿难忘的库区奋斗史。

时任东圳水库库区工区副主任的闵庆昌,负责坝头物料运输工作。“那时候物资极其匮乏,没有船,县里就从公社筹集来50多条木船,还配套临时搭建起修船厂,船工需要的桐油灰、麻绳、木材要到闽西、闽北一带采购。”复杂的船运工事不仅繁杂,工种还十分危险,为了保证夜间航船安全,工区想出了空船挂马灯的方案,避免与相向而来的运载船相撞,库区上甚至安排专人负责灯油,可见当时工程量的浩繁程度。

那是一段不计报酬、只争朝夕的岁月。在坝区工地上,来自全县的民工一律自带口粮、工具和生活用具,尽管只有微薄的工分(后改为工资),民工们并不为意,大家争着抢活干。每天24小时,民工们轮番上阵,出现了工地上只有歇人,没有歇工具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库区现场有流血也有牺牲,回忆起当年的沉船事故,闵庆昌仍痛心不已。“夏季多暴雨,容易引起船运事故,船员们身上都绑着木板以防溺水,不幸的是,还是有女工遇难。”与艰苦的奋斗环境比毅力,也与恶劣的天气比心气。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有2.5万民工在工地劳作,最高峰时达7万人。

在修建输水涵洞时,驻莆部队派出一支专业工兵队伍,采用新的机械设备,日夜奋战,粉碎了1300多立方米坚硬的岩石。驻军部队的鼎力相助,提振了大家的士气,为工程施工节约了资金和材料。输水涵洞工程竣工,使上游泾流水得以从洞中疏流,减轻了洪水对大坝合龙的压力。人心齐,泰山移。溢洪道工区仅用不到10个月时间,就建成了5孔每孔净宽10米的闸门、启闭房等工程。

27000多名建库英雄在抢筑大坝。 (资料图片)

顺利合龙 夺取竣工

1959年4月6日,在民工们的艰苦奋战下,大坝高度逐渐上升至罗零57米高程,基本具备了大坝合龙的条件。这是大坝的一次“生死考验”,更是整个工程关键的一个环节。

东圳水库管理局第七任局长吴金镐,主抓水利工程,他向分析了当时合龙工程的重要性:“合龙时输水涵洞最多只能输送26.1立方米/秒的水量,其余水量则积压在库区,且合龙时临时导渠也将被截流,库区水位和压力就会迅速上升。如果合龙大坝后加高速度不快,库区的积水上升后就可能溢过坝顶,那么大坝就会被冲毁,还会对下游造成人为灾害。”

在科学决策、艰苦奋斗的努力下,1959年4月21日,大坝成功合龙,标志着东圳水库取得阶段性胜利。

随着大坝合龙坝顶作业面扩大,为实现70米高程的目标,坝区再掀起建库“大运动”。来自庄边、大洋、笏石等地的2万多民工,加入提高坝体高度的工程建设中。日上场工人5万多人,100多条沟船焚膏继晷运送沙石料,建设现场高喊“水涨一寸,坝高一尺”的口号,同时展开了各类劳动和技术竞赛。“火车运土法”“双槌夯土法”等纷纷亮相,使土坝黏土心墙很快上升。

在工程施工中,大坝经历过雨季暴雨、水位暴涨、部分坝段被淹没等危险考验,1960年3月1日,一座巍峨大坝耸峙在天马、凤际两峰间,大坝下彩旗飘飘,水库导流洞前群情激昂。下午6时,许子斌代表水库指挥部、许景鸿代表渠道指挥部同时拉开输水涵洞的闸门,库水顺利出闸,并以2000~2500米/小时的速度,沿着渠道缓缓流出。

1960年8月,东圳水库两台起重机正式下闸,闸门徐徐下降,锁住了滚滚流动的“蛟龙”,输水隧洞被封闭,水库开始首次蓄水。时值暴雨,水位上涨,大坝未出现险情,水库蓄水成功。至此,前后持续一年零九个月的东圳水库建设画上圆满的句号。

东圳水库的胜利竣工,在莆田水利建设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一笔,成为造福莆田人民的一座不朽丰碑。悠悠大坝里,不仅流动着滋养莆田的生命之源,也流淌出源源不竭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东圳精神。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