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个月,1045天,25080个小时……”笔记本上记录的这一串简单数字,对于建阳区麻沙镇交溪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余青海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来到交溪村驻村工作的时间。两年多的驻村生涯,他用双脚丈量着交溪村每一寸土地,用真情描绘画卷,用激情燃烧岁月,用辛勤汗水换来群众美好生活成绩单,忠实履行着“第一书记”的光荣使命。
他经常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驻村工作做得好不好,就看百姓是笑还是闹。”如今,交溪村村民的口中,只要说起村里的第一书记,村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
上任先修路 实干暖人心
交溪村是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村共有285户119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54人。偏远、路窄、弯多是余青海初到交溪最直观的感受。
上任第一天到村里,他走访村民,听到最迫切的需求就是修好这条沙土路。“狭窄的道路不仅影响了村民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更是成为村里发展致富产业的制约因素。”于是,修路便成了余青海给自己安排的第一个任务。
说干就干,他立即向其他村两委干部表达了修路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热烈的响应。因村集体经济薄弱,修路的资金从哪里来成了当务之急。为了筹措道路建设资金,他白天往返于城区与乡镇,夜晚带领村两委深入党员、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交溪村老党员老干部主动带头捐款,村民们纷纷响应,118位村民75000元的爱心款、近100万元项目资金陆续到位。
三个多月的时间,一条长4.925公里、宽6米的新道路把交溪村与麻沙镇区紧密连在一起。“这个第一书记真有能耐!”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村民们打消了对第一书记的许多疑虑。随着道路的修通,交溪人的心也聚到了一起,后续的自来水工程、路灯工程、公厕工程和村部广场改造工程纷纷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支持配合,完成了改造提升。
书记扛铁锹 群众热情高
“余书记,明天还有没有组织村民打扫卫生?能不能帮我把家里的鸡棚拆掉?还有我也想参加村里的保洁行动!”走在村里的余青海被村民王大姐拉倒一旁询问到。“想通了?欢迎你,明天早上一起到村部集合吧。”他笑着回答。
“想通咯!之前听说要搞人居环境政治,整治村容村貌,我担心就是政策一阵风,瞎耽误功夫。”王大姐说:“现在看你这个第一书记都一锹一锹铲垃圾,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这些村民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自到任以来,余青海带领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队开展“小手拉大手”“巾帼助力”“美丽庭院”“人居环境整治签名墙”等活动百余次,带动80余户村民,整治陈年垃圾、乱堆乱放30余处,拆除乱搭盖20余处。
如今,交溪村每次组织开展全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很乐意参加。“每次保洁行动后,都能明显感觉到村里乡风文明的提升,很多村民告诉我,已经好多年没这样一起劳动。”余青海说道。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挖掘出了村民的自主、内生动力,让村民心中有集体,愿意为集体做事,并把这股劲头长久保持下去。
扶贫有办法 致富有路子
“你好,我需要购买5斤蜂蜜。”“我要订购20斤,帮我邮寄到……”在村部里,余青海一边统计贫困户家的蜂蜜产量,一边回复着电话、微信,登记购买数量,像个专业的客服。
“余书记,真是太感谢你了,帮我们卖了这么多蜂蜜。”村民陈大爷激动地握着余青海的手。
陈大爷是交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身患慢性疾病,不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还需要定期到城里的医院拿药。儿子小陈健康状况也不好,平常就在家附近打零工贴补家用,一年的收入仅够解决一家三口的温饱问题。
余青海上任之初,了解到陈大爷家里情况,时常带着油、牛奶等物资上门慰问。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他了解到交溪村还有不少像陈大爷这样的贫困户,深深感受到,物质上的帮扶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帮助大家找到合适的产业,才是摆脱贫困的金钥匙。
2018年初,根据交溪村实际情况,余青海选中了养蜂这条新的致富路,结合产业扶贫政策,村里20余户贫困户陆续养起了蜜蜂。起初两年,大家都是趁圩日到市场摆摊售卖蜂蜜,但今年受疫情影响,蜂蜜销售途径受阻,销量停滞不前。余青海紧急发动村里的党员群众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广泛发布“交溪蜂蜜”的宣传广告,经过不懈努力,今年已累计帮助贫困户卖出450斤蜂蜜。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蜂蜜卖出去了,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现在贫困户们都抢着养蜂,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余青海高兴地说道。(邓忠卫 谢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