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我被选派到泉州安溪尚卿乡灶坑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灶坑村地处偏僻,经济基础比较薄弱,2015年被列入贫困重点帮扶村,主要以种植、养殖、藤铁工艺加工、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老陈茶”的特殊“见面礼”
初到灶坑村,县组织部及乡领导便热情地将我送到村上与村“两委”见面。经过一席交谈,我对村里一些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但我寻思,自己是来扶贫的,光与班子成员见面远远不够。村里有42名低保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困难党员,应该及时与他们见面认识,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作为驻村书记,给群众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马上要过年了,我该拿什么给乡亲们作为见面礼呢?
我想起驻村前,有位热心慈善事业的企业家在得知我要去扶贫时,曾表示自己也想为扶贫济困尽一己之力。我迅速打通了这位企业家的电话,他听说情况后立即选派扶贫志愿者,于当天上午8点从泉州市区出发,中午11点到达灶坑村。他们连口水都不顾上喝,就开始与我们一同走访各贫困户,并为贫困户送上春联和每人500元春节慰问款。
群众接过礼物又惊又喜:“你们是好心人呀!不知领导怎么称呼,是哪个单位的?”在场村干部赶忙介绍道:“这是我们村新来的第一书记陈书记,他知道你们经济困难,马上联系了乐善好施的善人来慰问你们。”有些老人家听了之后还是记不住,村干部就半开玩笑说:“那我们制作的铁观音老陈茶总该知道吧!”大家都笑开了,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轻松。
“谢谢陈书记,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过个好年了。”“ 陈书记是个好村官啊!”乡亲们纷纷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这份特殊的见面礼,让我在初到灶坑村之时,就迅速拉近了与贫困户之间的距离。
从“碰钉子”到“鱼水情深”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到任后,我用一个月时间踏遍村里家家户户,深入掌握村情村貌。在多次与贫困户谈心交流中,我发现少数人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习惯于依赖政府救济。针对这个问题,我与村班子多次“会诊”,想方设法对症下药。
“不搬,就是不搬!” 2016年12月19日,我与村“两委”人员来到贫困户廖太平家里,年近55岁的身患三级残疾的贫困户廖太平让我碰了个大钉子。
该家庭平时以打散工为主,两小孩均在读书,家庭年均收入不足2800元,全靠政府救济。一家四口住在一间70年前的老房子里,墙体倾斜十分厉害,安全隐患很大。为改善老廖生活条件,我多次上门做工作。但老廖很是固执:“住了那么多年都没事,现在为啥就不安全了!再说,我也没能力创业、没钱盖房。”
老廖的倔强并没能动摇我的决心,我一有时间就上门和他聊聊天,细心为他解释 “电商协会、藤铁工艺地+贫困户+易地搬迁”的帮扶模式,苦口婆心的劝说他要勇于尝试。
在我不懈的坚持下,老廖的态度逐渐松动。后经多方努力,乡政府为其申请了3万元小额无息贷款,用于购买电焊机、喷漆器等藤铁工艺必备工具,乡电商协会会长廖桂金与其结成脱贫“对子”,手把手进行岗位培训和技艺传授。老廖的儿子初中毕业在家务农,通过村两委帮扶介绍到企业上班。女儿廖文丽就读于安溪六小,由尚卿商会安排专人“一对一”结对,每年可以获得补助扶贫助学金5000元。我全力与各方协调,向村里群众购买了120平方米的宅基地,并申请纳入造福工程易地搬迁对象,拔付近10万元资金,帮他建了100平方米的新房,在解决了住房困难的同时,又消除了房屋安全隐患。
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给老廖家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老廖萌发了自力更生的动力,在新房子里热火朝天地做起了藤铁加工。他还经常主动到村委会,和我聊聊最近的生产情况。只有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困难之时,才会来向政府寻求帮助。他现在一年能接到十几个订单,年平均收入达八九万元。在为他高兴的同时,我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愈发坚定。
老廖家直观的变化也震撼了其他贫困户的心灵,一时间全村的危改户纷纷动了起来。我趁热打铁,积极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在半年的时间里投入56万元完成了村里5户贫困群众的易地搬迁、2户实施危房改造和2房建设安居工程,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与“点赞”。
从“新学生”到“火车头”
一年的驻村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村“两委”班子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大组织力量。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作为第一书记,我虚心当好“学生”,与村两委成员和群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驻村以来,我共入户200户次,向群众宣传各项政策,结对联系2户困难群众和党员,竭尽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针对村级班子成员空缺的现状,我通过组织动员,吸收了一名农村党员和一名外出务工回乡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为班子注入年轻力量。我积极向上级和各方乡贤筹措资金110万元,投入开工建设村部大楼,强化支部阵地建设,做好党建宣传工作。我在任期间,2名农村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
“既然组织上派我来了,我就要多做实事,让灶坑村变个新模样。”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驻村即驻心,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兢兢业业竭尽所能。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愿灶坑村的未来更美好。(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 陈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