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康养大王”吴贵勋转业回乡打造“大爱村”
2021-01-25   作者:黄勇英 刘建飞   来源:东南网

三年前,邵武市桂林乡惠林村还是荒草丛生,让曾经在这生活了十八年的吴贵勋心痛不已。两年前,吴贵勋转业回乡,种起50亩生姜、30亩艾叶和几十亩生态水稻,创建起南瓜观赏长廊。两年时间,用浓浓的感恩之心,吴贵勋将惠林村打造成了生态农业种植观光、休闲康养基地。

创办农村康养基地,创建旅游康养基地,把邵武打造成一个康养城市,把“姜、艾”系列产品做成品牌推向全国,吴贵勋以感恩“大爱村”乡梓的质朴想法,书写着“姜艾”进行到底的“康养大王”的创业故事。

返乡创业 回报养育之恩

吴贵勋自小在桂林乡惠林村长大,1992年高中毕业,考上了第二军医大学。2018年,他从部队正式转业,出任厦门吉宝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谈到自己的家乡桂林,他饱含深情:“在十八岁以前,我都是吃着这里的米饭,喝着这里的水长大,这里的乡亲对我帮助很大。当时我家很穷,乡亲们支持我上学的学费。可以说没有这片土地,没有这些乡亲,就没有今天的我,所以我要回来。”

“从一个农村的孩子考上军医大学,靠的是勤奋和努力。我就是一名医生。我当过外科医生,内科医生,保健医生。2005年,我到厦门一家机关门诊部当主任,保障首长的健康,从此迷上中医保健,开始自学中医。”说起自己的经历,他充满了感慨,“2014年,我在厦门警备区医院当院长,这时,我边工作边思考,到底谁是健康的保护者?医生吗?院长吗?不全是,最重要的还是农民。食品安全从农民那里来,只有抓住源头,有生态的食品,才有百姓健康的身体,而之前我们所做的都是本末倒置。”

这一思考转变了吴贵勋的人生之路。他想:“我要从源头做起,种植生态农产品,将‘康养’的观念灌输到人们的大脑里。”

2017年春节,吴贵勋回家探亲。回来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家乡变了,再不是先前那个人烟阜盛、山清水秀的美好田园,而是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这个发现让他十分痛心。

“那时田地里都是杂草,水泥地上长满青苔,村里只有两个半烟囱还在冒烟。这个有着700年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长寿村,怎么可以就此消失呢?再说,这里有这么好的空气、水和土地,我不能放弃它,我要回来创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8年,转业的吴贵勋创建厦门吉宝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他开始计划实现自己做康养企业的梦想。做康养企业需要种植原生态的养生产品,去哪里种?回归自己的家乡,那里有最生态的环境。于是,他带着对爱乡的爱,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桂林的惠林村。

家人、朋友知道他要回来创业,纷纷劝他:“你在外面发展那么好,为什么要回来呢?这里虽然空气好、土地好,但是不适合做企业,你会碰壁的。”

吴贵勋微微一笑:“我不怕碰壁,我决定好的事,就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只要我在惠林村发展生态种植,农民就会回来。农民回来种地,我可以买他们种植的产品,他们就会有收入。有了收入,他们自然会留下,惠林村又会恢复到先前山清水秀、人烟阜盛的状态,这多好啊!”

他的这番话让劝导他的人闭了嘴,因为他们知道,他是一个倔强的人,认定了方向,就不会回头。

发展种植 规划观光农业

惠林村地处邵武市南部,由于人口少、资源缺乏,农民收入以及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再加上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离开乡村到城市发展,只剩下六十岁以上的留守老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2018年,惠林村被评为省级贫困村。

2018年,吴贵勋返乡与桂林乡签订了《精准扶贫产业帮扶合作协议》,通过土地流转100多亩,种植生姜、水稻、芝麻等有机食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时,他大力引进吉宝原发展生态农业。2019年,吉宝原种植的50多亩生姜和30多亩的红脚艾有了收获,而惠林村也成功实现了脱贫。

走在惠林村的小路上,吴贵勋带着我们参观他的小黄姜种植和红脚艾种植基地。

“姜地里没有用除草剂,所以长了很多蒲公英。今年的小黄姜长势不错,你看农民手里的姜,有的一株有五、六斤重。姜的全身都是宝,姜可以做姜糖,姜的根须可以健脾正气,姜的茎叶可以用于妇女产后洗澡去妊娠纹。我们的姜经过窖藏运化,用来制作姜糖、柠檬姜蒜汁的是去皮的生态姜,和别家的产品不一样。我们种的也不是一般的艾,而是我从山上挖下来的红脚艾,具有祛湿、安神、安胎的功效。”一谈到地里种植的姜和艾,吴贵勋顿时来了精神,他如数家珍般对我们说起了姜和艾的种种好处。

“有了姜和艾,生病都不用找医生,这一点都不夸张。现在我们种植的姜、艾、水稻、南瓜、玫瑰花都既是景观,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目前我们围绕康养种植‘三无产品’,即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的原生态产品。这里方圆百里没有工厂,水资源没有被污染,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生态环境质量优良,非常适合搞生态种植、旅游度假、休闲养生。所以,除了种植,我还要打造观光农业。”

吴贵勋说着,将我们领到了他的观光农业宣传栏前。在这里,他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观光农业项目。“我们是2019年4月确定该项目,目前我们的田园文化观光长廊已经打造完成,我引进了84个南瓜品种,为什么要种南瓜?因为南瓜可以补气,这又和养生有关。”

经过吴贵勋在惠林村一年多的经营,惠林村的观光农业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基地采用多种方式增加种植面积,种植了柠檬、荷花、姜、艾、南瓜、樱桃、梨树、桃树、柳树等,还有各种中草药。除了种植农业,这里还规划了小广场、彩虹水车、观景台、儿童游泳水池和鱼塘。用吴贵勋的话来说,那就是:“我们将迎接各方来客到这里感受原生态种植食品,同时还要让他们养眼、养身、养心,让他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在鱼塘边的一块田地里,吴贵勋别出心裁地用种植的玫瑰花设计了“回归”两个字。“回归是我的选择,也希望大家可以从喧闹的城市中回归到山清水秀的惠林村来体验无污染的生活。”

推广“5S”保养 打造康养中心

2020年,吴贵勋以“走进大爱村,姜艾进行到底”为主题,升级打造近千亩集生态种养、田园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康养基地。未来他打算以惠林村回归示范园为样板,依托桂林乡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优势,以点带面,把桂林乡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康养之乡。

惠林村有700年历史,惠林有一座廊桥叫济安桥,当地人叫称之为“夫妻桥”。济安桥上的桥龛供奉的是真武将军,他是道教著名的神祗。他两旁立着的两尊小神,是桃花女和“柳树星”,他们是一对夫妻。传说桃花女让彭祖活了800岁。惠林村是一个长寿村,这里的老人大都长寿,大龄的超过百岁。

责任编辑:知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