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田县金岭村:贫困村的“蝶变”
2021-01-25   作者:吴联参 涂清培   来源:新华社

平整的水泥路直通村内村外,一幢幢农家院落干净整洁,老人孩子坐在凉亭里怡然自乐……走进福建大田县均溪镇金岭村,一幅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

金岭村的巨变,得益于大田县纪委监委的帮扶。近三年来,大田县纪委监委先后选派2名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助推脱贫攻坚,建设美丽山村。

“用水难、出行难、产业少……虽说地处城郊,但基础设施薄弱,村党员干部思想觉悟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说起几年前村里的情况,现任金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林凤联仍感慨不已。

金岭村原属省定贫困村,159户691人分散居住在7个自然村。因山高沟深、资源贫乏,长期以来村里经济基础薄弱,七成以上村民外出务工。如何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解决贫困村脱贫问题,必须从根源着手,改善村里基础条件。3年来,大田县纪委监委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150多万元,用于加强金岭村基础设施建设。

大田县纪委党总支还建立了“机关党总支+乡镇纪委党小组+贫困村党支部”三级联创工作机制,机关党总支坚持“一月一主题”“一村一特色”等志愿服务和主题党日活动,抓基层、打基础、争示范。

如今,在村民重大利益决策中、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中,处处都有党员的身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日益明显。

如何激发贫困村内在动力,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大田县纪委监委在增加群众收入上出主意、想办法、谋出路,多方筹集资金,以小项目、小资金撬动大发展,积极争取种植养殖业、合作社建设等项目。

据了解,大田县纪委监委围绕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光伏产业”和共商座谈等党建促脱贫攻坚模式,帮助协调脱贫项目资金1000万余元,帮扶的金岭村、华山村等3个“空壳村”实现自有收入1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知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