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三屿村:扶贫助困有新招
2021-01-28   作者:王国萍 郑雨桐 黄羚   来源:宁德网

多年来,蕉城区七都镇三屿村没有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们大多依靠海域捕捞和小规模种植脐橙过活。由于地方发展需要,三屿村一大部分海域和土地被征用。当补偿款使用完后,村民的脱贫致富事业将何去何从?

2016年3月,三屿村由村委会主任翁书旅牵头,成立福建纳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入驻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

翁书旅将自己以前积累的一些厂家特价商品渠道整合入纳物,依托微信平台,打造了一个类似于唯品会、京东等平台的网上商城,销售几十个商家的一万多种产品。同时,顾客可以通过关注纳物网上商城,成为其分销商。纳物将厂家补贴利润的10%-20%按一定比例让利于分销商,从而争取更广的推广渠道。

上线仅10个月,三屿村纳物电子商务平台就得到了市场关注,会员和粉丝达15万多人,一天订单可达300多单,每月商城销售额达30多万元。

纳物的诞生,目的是让村民脱贫致富。一开始,三屿村仅是发动20名敢于尝试的村民,每人出3000元作为股权投资,不足的资金向社会众筹,得到70多人的支持,筹集了159股近50万元。对于贫困户,原本打算由村里代为出资入股,可这样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贫困户只是坐享其成,难以激发其自主脱贫欲望;二是一旦这部分贫困户脱贫了,股权交接等都存在难题。

于是,三屿村成立了村级脱贫基金会,由村集体出资4万元入股纳物,每年入股分红纳入基金会,在镇纪委和村纪检小组的监督下,由村集体统筹使用。基金会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将其分成完全丧失劳动力、可从事轻微劳动和正常劳动力三类。对完全丧失劳动力的,由基金会直接补助,解决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对可从事轻微劳动的贫困户和计生户,由村里安排一些基本村务,给其发放工资;对正常劳动力,由纳物培训合格后聘为员工,解决其就业问题。当扶贫问题解决后,脱贫基金会的资金将转为村集体收入,用作继续投资或基础设施建设。

“没想到自己还能搭上电子商务的东风,摆脱贫困。”三屿村40多岁的贫困村民翁则团说,村里大多数人都在外打工,自己由于残疾难以外出,又要照顾念书的孩子,是纳物的出现,让他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单纯靠渠道销售还存在一定风险,三屿村决定最终要回归农业和旅游业,通过纳物平台推广特色脐橙品牌及休闲旅游,并在网上商城发放优惠券、体验券等,提升知名度。

纳物已切切实实成为脱贫致富平台。2016年,三屿村实现脱贫5户,人年均收入达1.2万多元。

责任编辑:知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