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第一村”里说“振兴”
2021-03-15   作者:叶茂 林春茵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去年的5月到现在,社工陈赛群在福建宁德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已经呆了半年多了。41岁的她喜欢在晨曦中来到村子的河边,看雾气蒸腾,听流水潺潺,“想象中有山有水的乡村,就是这样了。”

有着“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赤溪村,是一个美丽的畲族村落。在这春暖花开时,正值白茶茶青抽芽,村中家家户户采茶忙,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游客三五成群流连村里的长安新街上。茶叶和乡村旅游成为赤溪村驶上乡村振兴大道的两个“轮子”。

陈赛群所服务的宁德市鸿爱社会工作评估服务中心,正在赤溪村开展乡建乡创工作。二月二跳畲舞、三月三唱畲歌、四月四包菅粽……社工们帮助畲族村民“从民族习俗中找到致富的门路”。陈赛群对中新社说,赤溪的未来,在于“尊重民族历史和文化”。

在当地妇联帮扶成立的畲乡巾帼创业社里,主理人钟丽眉带领村妇缝制畲族服饰,凤凰装仅头冠就能卖出上百元(人民币,下同)。她们从河里捡来石头画上彩绘,“一个竹编篮子装十几颗石子,150元也卖掉了。”

钟丽眉还和村里十几位姐妹组成畲歌队,把外婆和妈妈传唱的畲歌一首首整理出来。钟丽眉说:“老物件、灶台边唱的歌,我们认为美,客人也喜欢。”

53岁的畲族老哥李郑明也会唱畲歌。“半壁挂草厝,三代苦相依,遇天作大雨,全家无所避……”这是当年的“穷歌”。追忆过往的日子,李郑明讲道,26岁到泉州石狮船厂做小工,“才第一次白米饭吃到饱。”

后来,外出打工的李郑明回到赤溪小学做保安。保安工作不忙,家里茶园一年两三万元的收入很稳定,多年不再唱“穷歌”的李郑明萌生了个“大胆的想法”——到下山溪自然村开民宿。

1995年,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民受益于易地搬迁“造福工程”的实施,搬出茅草屋,迁到7.5公里外的赤溪村中心地带。此后,赤溪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民也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住进了砖混结构两层新楼房。

下山溪自然村就是李郑明搬迁出来之前居住、生活的地方。李郑明解释道,过去住在悬崖上,买包盐要走两个小时;现在通了公路,开车半个小时就到了老家,“山里树和竹子很多,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生态好,可以做森林康养。”

“把老家和新村、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直观体现中国乡村变迁,这确实是赤溪村开展特色乡村旅游的一个思路。”在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看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可行性。

2020年,赤溪村接待游客27万人次,旅游相关产业收入已逾21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0127元,是2014年的3.4倍。杜家住说,赤溪村见证了“输血”式就地扶贫、“换血”式搬迁扶贫、“造血”式“旅游+产业”扶贫的中国摆脱贫困实践。

赤溪村的嬗变,吸引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毕业的杜赢返乡发展。2013年,杜赢筹集近百万元,回村创办茶叶加工厂,成为该村返乡创业的第一个大学生。

“村里迎来大发展,客源在增加,日子更红火了。”在街口的大学生创业示范点,杜赢说,去年销售额超400万元,这几年也带动不少年轻人回村创业,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乡亲过上更好的日子。

“赤溪振兴,不仅仅是靠一片茶叶支撑,还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在于乡土人才培育和资金扶持。”杜家住说,“我回过很多次下山溪自然村,过去茅草高过人头,吓坏外来进山人;以后,每片茅草叶都会变成风景,变成宝。” 

责任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