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食” 向浪费说“不”
2021-06-15   作者:林智岚   来源:福建日报

粮食1.jpg

环卫工人在福州东街街道一家便利店内领取免费的临期食品。叶秋云 摄

粮食2.jpg

来自上海的徐芳一行人,在福州三坊七巷游玩后,自觉点了小份菜。福建日报 林智岚 摄

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意味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再只是倡导和号召,而是成为生效的法律条文。反食品浪费法的实施已一月有余,市民的节约意识有无增强?餐饮行业的反浪费招数有无创新?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有无新变化?对此,了市民、走访了餐饮企业,与一线监管人员面对面,观察这一个多月来,围绕反对食品浪费各方所作出的努力。

节约模式有创新

近日,在福州北二环肯德基餐厅门口,出现一台贴有“肯德基食物银行 勤俭节约自取站”字样的冷冻冰柜。冰柜里存放着肯德基餐厅未售出的食物,有需要的人可自己免费取用。

“虽然我们利用大数据等方式尽可能做到节约,但受客流等动态因素影响,部分餐厅仍然会有少量未售出食物。”肯德基餐厅负责人告诉,“食物银行”冰柜温度保持在-22℃至-18℃之间;食物都被分袋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标明产品名称、存入日期、食用指引等信息,确保食用安全。

据了解,这个“食物银行”由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线。“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尚俭行动的践行者。”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蔡晓峰说。

“食物银行”这样的反浪费创新举措并非个例。在福州市东街街道一家便利店内,两位环卫工人在领取方便面、矿泉水、牛奶等免费供给的临期食品。在这里,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一线工作者可以进店扫码领取临期食品,店家在奉献爱心的同时,避免了食品浪费。

家庭内产生的食物浪费行为,如何从源头避免?近日,在福州的一家永辉超市看到,青椒肉丝、花菜炒肉、排骨山药汤、玉米排骨、红烧鸡块等17款家常配菜套餐推出了小份配备。

“该套餐由专业厨师针对消费者的日常烹饪习惯进行分量搭配,荤素均衡,菜量适中,能够精准配比三口之家、单身白领的单餐需求,最大程度做到‘菜尽其用’,避免了食材过剩、佐料浪费等问题。”永辉超市集团品牌部经理陈仁水说,小份套餐推出以来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陈仁水介绍,除此之外,永辉彩食鲜依托永辉平台的大数据优势,还可根据用户购买习惯进行客群分析,对家常配菜套餐的单品分量、包装动态实时调整,以最大化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食材的损耗。据统计,永辉超市生鲜损耗率仅为3%~4%。

“光盘”意识有增强

反食品浪费法已实施了一个多月,调查发现,不少餐饮商家积极响应,市民的节约意识也有所提高,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主动量力而“食”,自觉倡导“光盘行动”。

近日,走访福州多家餐饮店看到,反食品浪费的宣传标语被张贴在店内显眼位置,不少饭店推出小份菜品,提醒市民就餐时按需点餐,同时提供免费的打包盒,减少吃不完浪费的情况发生。

来自上海的徐芳一行10人在福州三坊七巷游玩后,来到附近的老福洲餐厅用晚餐。“我们想尝尝福州菜,但都是女生食量不大,就点了小份的,比如这份糟鳗每人一块,不多点。”徐芳说。

“我们组织研发了精致小份菜品,针对一些必点特色菜推出了大小份两种款式。现在越来越多的顾客主动要求打包,满桌剩饭剩菜的现象也有所减少,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老福洲培训部负责人游晓鹏说。

“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以来,全省各大餐饮企业积极行动起来,推行‘N-1’或‘N-2’点餐模式,即10个顾客只点9个人或8个人的菜,如果不够吃再增加,引导顾客合理消费。”福建省餐饮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

来福州旅游的黄玉珍在红星平潭海鲜楼就餐点菜时,被服务员劝住了。“玩一天下来比较累,晚上吃饭时就多点了几个菜,服务员觉得我们点得太多了,主动帮我们取消了几个。”黄玉珍认为这是好事,“在外地旅游,打包也没地方搁,少点菜能避免产生浪费。”

“我们要求服务员在顾客点餐时引导适量点餐。很多顾客不清楚菜量的多少,容易一次性点多,我们会主动提醒,建议不够再点。”红星平潭海鲜楼负责人魏鼎昆说,一些顾客担心后面加菜,上菜速度会比较慢,“因此我们改进流程,提高上菜速度,消除顾客疑虑”。

不少市民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反食品浪费。福州市民陈先生说:“我们现在点菜的时候都会适量,不会为了面子点一大桌菜,如果没吃完打包,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厦门大学大一学生周亦群也表示,经常看到有人点了饭菜却只吃了一半,剩下的倒掉,十分可惜,“我现在点多少吃多少,减少浪费,点外卖时也会量力而行,尽量把饭菜都吃完”。

粮食3.jpg

工作人员向福州北二环肯德基的“食物银行”内放置食物。福建日报 林智岚 摄

粮食4.jpg

在老福洲店内,反食品浪费的宣传标语牌立在显眼位置。福建日报 林智岚 摄

粮食5.jpg

厦门海沧区一家烘焙店的员工将数片新鲜的面包丢入垃圾桶内,被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开出责令改正文书。杨达 摄

日常监管有抓手

上个月,厦门市海沧区一家烘焙店将数片新鲜的面包丢入垃圾桶内,被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开出责令改正文书。这是我省针对食品浪费开出的首张罚单。

“在对辖区企业开展以‘保障食品安全,杜绝食品浪费’为主题的监督检查行动中,我们发现这家烘焙店面包制作间的厨余垃圾桶内,有数片被丢弃的新鲜面包。”海沧市场监督管理所中队长柳尚云告诉。

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该烘焙店负责人表示,为保证所售的面包大小一致、外形美观,制作人员每次都会将烤制出炉的吐司面包两边的部分切除,并将多余部分直接丢弃。该负责人承认,由于烤制面包的大小难以控制,往往要切除大块的新鲜面包,造成大量食材浪费。

依据反食品浪费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食品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首先是责令整改,如果拒不整改,再进行处罚。这次我们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改正食品浪费行为。”柳尚云说。

在柳尚云看来,很多商家通过上述烘焙店的案例,更加了解了反食品浪费法,“让商家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分清楚哪些东西是可以丢的,哪些东西应该保留来继续加工的”。

那么面包的边角料究竟该如何处理?柳尚云说,面包的边角料有多种处理方式,比如做成烤干的面包片,也可以做成试吃产品,卖相比较差的还可以打点折售卖。

一些面包店和餐饮店的隔夜食品被扔掉了,这是浪费吗?“隔夜的食品扔掉,考虑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新鲜的烤面包边角料丢掉则是浪费。但是如果面包烤坏了确实不能吃,不可能要求商家继续售卖,反食品浪费是以保证食品安全作为前提的。”柳尚云说。

据悉,下一步,海沧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开展反食品浪费整治行动,对食品浪费“重灾区”的自助餐、火锅等餐饮业态及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进行重点检查,积极倡导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饮食消费观念。

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监管和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柳尚云表示,此前提倡厉行节约主要是道德层面的约束,“我们一般通过口头劝导,比如面包边角料丢弃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口头提醒商家尽量不要浪费。现在提升到法律层面,有了执法的抓手,我们可以通过开具法律文书的方式来加强监管。通过法律,明确了食品流通环节各方的主体责任,形成一个多方约束、共同监管的良好氛围”。

加强监管的同时,反食品浪费法的宣传也在同步进行。近日,福州市马尾区举办“文明餐桌新‘食’尚,移风易俗俭养德”道德讲堂,干部职工、餐饮企业代表、学生代表、群众代表等200余人参会,现场发放文明餐桌、移风易俗宣传资料及宣传品600余份。在福州孔庙文儒书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不时传出。“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在学校开展系列教育,培养孩子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福州文儒书院院长、福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孔海钦说。

反对食品浪费,是多年来国家极力倡导的,但浪费行为依然时常可见。反食品浪费法的实施,为全社会确立了餐饮消费、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我们也从主要靠文明道德规范遏制餐饮浪费的时代,进入法律法规与文明道德规范并重遏制餐饮浪费的时代。通过立法形式建立强化监管的长效机制,让反对食品浪费有法可依,从而倒逼浪费现象的减少,效果已然显现。

执法不是目的,宣传和执法应该结合在一起。在反食品浪费法中,对于“反对浪费”的宣传、教育内容占了相当的篇幅,“提醒”等要求无处不在,如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主动提醒消费者防止食品浪费,在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的标识或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等。同时,反对食品浪费牵涉面广,个中情况复杂,除了法律监管外,更需要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各方要明确责任,大力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饮食文化,树立“消费而不浪费”的绿色消费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营造反食品浪费的合力。

在法律的约束和推动下,以及从业人员、监管部门、消费者等群体的共同努力下,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行动自觉,是可以期待的(福建日报 林智岚)

责任编辑:吴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