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延平长万水库:引入第三方治理 还百姓一方清水
2016-08-31   作者:陈锟   来源:海峡网

  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的长万水库,库容425立方米。两年前,因上游南坪溪流域340多户农民养猪,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导致水库污染严重,水面漂着死猪、垃圾,水体散发出恶臭。如今,水库的水变清了,刺鼻的臭味闻不到了,水质也从劣Ⅴ类净化到Ⅴ类。这一切的改变,都在于当地政府试点“养治分离”,将污染问题交由第三方治理。

  据介绍,为解决养猪业污染问题,南平市延平区引入正大欧瑞信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期实施的南坪溪、杜溪流域养殖污染治理收效显著,水质均已达到Ⅴ类标准。

  养猪污染成顽疾 亟待专业化治污

  南平市延平区发展养猪业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延平区为福建省生猪养殖基地之一,养殖高峰时超1/4的居民从事生猪养殖及相关行业,饲有超过400万头猪,日产畜禽固液粪便5万吨,年产固液废弃物近2000万吨,生猪养殖对水源造成的污染是困扰南平多年的顽疾。

  为治理养猪污染,南平市政府也出台了不少举措,包括规范生猪养殖业的审批,推广建设沼气池,控制污染源。但治污是系统工程,既要保障农民收入不滑坡,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单靠政府“一只手”,不仅疲于奔命,还常常顾此失彼。

  一位治污技术人员介绍,养殖污染治理成本巨大。据测算,每饲养1头生猪,治污设施就需投入约400元,养殖户难以承担,即使建成了治污设施,也可能由于管理不善,而出现停运等情况。

  引入第三方公司 实现养殖零排放

  近年,南平市在延平区开展试点,将污染问题交给第三方治理,建设畜禽养殖零排放资源化循环经济、长万水库流域零排放和水体修复项目。

  2014年5月引进的正大欧瑞信公司,依靠微生物技术,投资5.5亿元,利用管道将地理位置高的养殖场污水引流集中,固液分离后,固体废弃物进行堆肥,液体进入液肥发酵池变为液态有机肥,污水进入微型污水处理系统,实现生猪养殖零排放。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在南坪溪流域建立17个污水集中处理点和一些河道强化治理区。通过铺设将近30公里的管道,将沿南坪溪流域养殖场的猪粪水收集到集中处理点。

  南坪溪流域试点初步成功后,南平市把这一做法复制推广到其他小流域治理。去年年底,炉下镇政府也与正大欧瑞信签订了杜溪流域上游集中连片综合治理项目合同,该项目也已进入试运行。

  部门盯紧企业 确保治污效果

  据介绍,治理后,养猪场的污水都进入集中处理点,长万水库也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水体修复,从这里流往闽江的水已从劣Ⅴ类净化到Ⅴ类,部分监测点已达Ⅲ类水质,达到“猪栏在、水也清”的效果。

  延平区环境监察大队负责人说,为确保治污效果,他们盯紧第三方治污企业,定期到流域取水样检测,一发现问题,马上落实解决。据环保部门监测,南平境内3条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为优,水域功能达标率为100%,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7%。

  专家:第三方治污有三大优势

  福建省环保厅环保专家介绍,将分散的治污工作,交由第三方负责运营,可实现治污工作的规模化、集约化,有利于降低治理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也有利于社会监督。相对于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模式,引入第三方治理有三大优势:

  首先,有利于治污效率的提高。第三方企业基于专业能力,可提供更为有针对性的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方案。其次,有利于环保部门的监管。治污责任向环境服务公司转移后,环保部门的监管对象大为减少,执法成本也大幅降低。第三,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引入第三方治理提供了必要保障,而第三方服务的推广也将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