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在莆田东圳水库赏落日,放眼望去,层峦叠嶂、波光潋滟,美不胜收。水库坝头东圳精神教育基地文化广场上,夕阳余晖洒在思源亭上,时刻提醒后人谨记饮水思源,不忘60多年前为建水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前辈。
东圳水库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松峰村、木兰溪支流延寿溪的中游,是一座大Ⅱ型水库,被称为莆田人民的“大水缸”。一座水库,凝结着无数干群的血汗,留下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绘就“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
万人协作 斗志昂扬
据记载,1952年到1956年的4年内,莆田南北洋就遭遇4次旱灾、8次水灾,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为了更好地蓄水防洪、保障供水,解决旱涝灾害,1956年秋,通过初步勘测,当时的莆田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木兰溪支流延寿溪中游兴建东圳水库。
同年,相关方案得到水利部的支持,作为福建省重点水利工程得到立项审批,由福建省水电设计院完成勘测设计。1957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莆田东圳水库列入1958年施工计划,成为当时福建省的第一大水利工程。
1958年4月,莆田东圳水库指挥部成立,集结了莆田13个人民公社,组建13支民兵团,在库内、库外、坝头、溢洪道和输水涵洞5个工区同时分工“作战”。资料显示,每天在工地上劳动的民工多达2万人,最高峰有10万多人。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吃地瓜干,住临时搭盖的草棚,雨天还漏风漏雨。”曾任东圳水库广播员的林西庚回忆道,那时,工地上数万名干群顶风冒雨,每天早出晚回,突击时通宵达旦,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热情很高。
在当年物资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建库民工肩挑土石,人力打夯。工地还掀起工具改造热潮,大家自造独轮车、胶轮车、土火车、木龙门架等运输和吊装器械,十几支民兵团你追我赶,斗志昂扬。
不畏困难 精益求精
在当时,要建成一个水库谈何容易。
时任东圳水库库区工区副主任的闵庆昌,负责坝头物料运输工作。“那时候物资很匮乏,没有船,县里就从公社筹集来50多条木船,还临时搭建了修船厂。”闵庆昌说,为了保证夜间航行安全,工区想出了空船挂马灯的方法,避免其与相向而来的运载船相撞,可见当时工程量之大。
“那时候民工们缺柴少锅,带着一点粮食一干就是一天。”当年参与建库的陈士墉说。尽管条件艰苦,工地上却出现了只有歇人、没有歇工具的热火朝天场面。
在施工条件简陋的情况下,指挥部提出“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因陋就简”的口号。当时的水库坝头工地总工程师高宝善,抽调技术员驻扎在工地,每天在坝头检查工程质量,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随着库区建设的推进,库区移民也拉开了序幕。常太镇人民踊跃支持东圳水库建设,2666户13382人仅用2个月就主动迁移完毕。
10万人的忘我奋斗,1万多移民的离家舍业,终换来1959年12月16日东圳水库主体工程提前105天全部完成。长360米,高58米,顶宽8米,总库容4.35亿立方米的水库大坝,像一座巨大的屏障,横亘在天马、地龙两山峡谷之间。至此,前后持续22个月的东圳水库工程胜利竣工。1960年8月,东圳水库首次蓄水成功。
圳湖映碧 传承精神
东圳水库建成后,上汇千岛万顷碧波,下引89公里总干渠和24条支渠,辐射1461条分、斗、毛渠,满足灌区47.5万亩用水,受益人口达153.7万人。如今,东圳水库已成为发挥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大宝库。
为弘扬、传承东圳精神,以建设“精神家园、人文景观、生态休闲”的多层级水情教育基地为目标,当地在东圳水库坝区内建设了东圳精神教育基地。
进入基地的东圳精神厅,落地弧幕里播放着建库纪录片,再现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展厅仿建了一处草房工棚,展示当年民工使用的锄头、铁锹、燃油灯、手电筒等劳动工具和装备,墙上挂满了当年民工们手挑肩扛、战天斗地的现场图像。此外,通过展示“一批水利工程新面貌、东圳水库沙盘及建设美丽莆田战略”,展现当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久久为功,接力奋斗。
走出展厅,在东圳精神教育基地群雕前,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大坝上建设者此起彼伏的号子声,那是一幅干群凝心聚力、艰苦奋斗的动人画卷。
截至目前,东圳精神教育基地已接待261批次9541人,散客9725人。来东圳水库参加主题研学的团体越来越多,在绿水青山间,东圳水库的红色教育作用正在显现。
东圳水库大坝两岸绿树环绕,呈现一派美丽生态画卷 许金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