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以“双世遗”武夷山为龙头 发力全域旅游
2021-09-15   来源:闽北日报

初秋时节,闽北大地着上了更加绚丽的色彩。展开全市旅游版图,只见“绿色”与“红色”双色齐艳,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

c7cd997a-adca-48e2-bda0-463dbf7999e6.jpg

武夷山碧水丹山 郑金富/摄

在武夷山,登天游峰、泛舟九曲、观印象大红袍,览自然之胜,悟千载儒释道之真谛;在邵武,徜徉古街,品味耕读传家,轻抚弹痕墙,追思红军先辈的英勇事迹;在政和,远眺念山梯田,喜看稻浪千重,驻足佛子山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令人心旷神怡;在建阳,感受考亭之美和“理行天下”的朱子文化,看非遗技艺接续传承……

近年来,南平市着力构建以武夷山为龙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不断提档升级,2016年至2019年间,南平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8413.2万人次,年均增长19.2%;实现旅游总收入2831.36亿元,年均增长28.6%。今年上半年,南平全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3281.93万人次,比2020年同期增长149.0%;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326.71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136.3%,交出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做活山水文章

彰显文化魅力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夷山考察,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让更多人熟知,朱熹园、燕子窠生态茶园等景点更是迅速蹿红,成为网红打卡点。

武夷山不仅是全国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南平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中的典型代表。武夷山秀水与奇峰相辉映,朱子文化、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人们慢游山水、慢赏人文、慢品茶香的旅游胜地,被誉为“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特别是九曲溪,溪水静波映碧,环山而行,摩崖石刻列次两岸,武夷船棺高悬石壁,使武夷山景区更具无穷魅力。

南平市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是福建省三大旅游中心之一,重要的旅游发展和目的地建设示范城市——

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建盏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张三丰太极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

这里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中国东南大陆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闽江的发源地、福建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78.89%,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美誉;

这里旅游交通便利,现有武夷山国际机场,有鹰厦、外南、峰福、合福、南龙、衢宁等6条铁路线,境内6条高速公路贯穿十个县(市、区)。

立足资源禀赋,做活山水文章;增强文化魅力,打造富民产业。近年来,南平市对照《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成功创建武夷山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并以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检验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比武大会”,全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南平全市各地共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68家,有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8家、省观光工厂10家、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14家、旅游村131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小镇各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级金牌旅游村11个。

双世遗观光、乡村旅游、养生度假、会议会展、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日趋丰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全市“一核心(武夷山)、金三角(邵武、建阳、顺昌)、六组团(延平、建瓯、浦城、光泽、松溪、政和)”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责任编辑:小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