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黄秀萍: 做“麻竹笋”一样的群众“贴心人”
2021-11-14   作者:方芳 尤姝婷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中国福建三农网永春11月13日讯 麻竹笋,清脆香甜、营养丰富,是泉州市永春县盛产的农产品,也是泉州市级“优质蔬菜”。每年七八月为其成熟季,在骄阳似火的三伏天,多食麻笋,或经常喝上一、二碗甜滋滋的笋汤,既清凉解毒,又生津润喉。

图片1.png

麻竹笋

位于永春县石鼓镇的吾江村地处半山坡,土地贫瘠,适合种植的作物非常有限。20多年前,村里开始种植麻竹保持水土,麻竹逐渐变为该村的特色农产品。麻竹笋品质虽好,但由于产业附加值低,种植和销售始终没有形成规模。

当泉州市工商联举办的“百企帮百村”活动来到吾江村,面对企业家提出可以为每户贫困户资助3万元的帮扶计划时,却没想到被时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黄秀萍婉言谢绝了。

图片2.png

黄秀萍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图源:泉州市纪委监委)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顾当前也要管长远。”在黄秀萍看来,不仅要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更要培育吾江村整体发展的后劲和潜力。“简单的资助并不能让贫困户长久的脱贫,我们为何不利用企业的技术和客户资源帮助村里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

为此,黄秀萍提出了麻竹产业发展计划。在协调对接下,石狮市一公司抛来橄榄枝,通过向村民收购麻竹,并对麻竹笋进行深入加工、冷冻保鲜和完善包装,进一步提升麻竹笋的价值,同时还回收麻竹壳作为包装纸箱的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形成了麻竹产业发展链。在电商平台的推动下,麻竹笋的销售价格一下提升到一斤3.5元。这极大激发了村民们的种植热情,越来越多贫困户也纷纷开始种植麻竹,慢慢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村企合作—统购包销—利润分成”模式的成功运作下,麻竹笋成为吾江村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该村种有3500多亩麻竹,成为泉州最大的麻竹生产示范基地之一。

在黄秀萍眼里,麻竹笋不仅是脱贫致富的“香饽饽”,更是她扎根乡村、突破发展的“榜样”。

2016年底,作为泉州市下派干部中年龄最大的女性,黄秀萍从泉州市纪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组来到永春县,担任石鼓镇党委副书记、吾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刚到吾江,她发现讨论决策问题时村干部们不太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入户走访时群众也常常只是客套两句,想了解实际情况却无从下手。如何破局?在走访调研中,她无意中听到村民说起麻竹笋的生长过程:竹笋在地底生长缓慢,前四五年默默向下扎根,汲取养分,待春雷一响,就会用尽力气破土而出。

“就要像麻竹笋一样在村里扎下根,走近群众!”受此启发,她迅速改变个人形象和生活方式,脱下套装、高跟鞋,换上运动装、运动鞋;村民没有在晴天打伞遮阳的习惯,怕晒的她也不再打伞;舍弃午休,以便随时下乡处理难题……平日里,她有空就向村主干学习取经,经常性地沟通交流,慢慢减少隔阂,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被激发。渐渐地,村干部们开始把她这个机关的“老干部”当作自家人,在议事讨论时也更愿意表达意见,共同研究探讨更好更优的产业致富项目,为群众办事也更有劲、更团结了。

图片3.png

黄秀萍(左一)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图源:泉州市纪委监委)

在吾江村党支部的引领下,该村实施了全流域综合整治,引种了5000多株优质大果红花油茶,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在美化村子的同时,黄秀萍还以“绿野吾江”为主题,建设了750亩森林公园,整合吾江溪沿岸林草植物形成“特色蔬菜主题公园”,为村道绘制百米精美文化长廊,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线路,与泉州、厦门等地旅行社对接,来到吾江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外出经商、事业有成的乡贤也开始主动回来参与家乡建设。

驻村两年,黄秀萍为吾江村争取扶贫项目20多项,到位各类资金近2千万元,昔日的市级重点扶贫村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村财收入增加10万元以上,在永春县二百多个村中从村财薄弱村一跃成为发展中等村,而且还一举摘得多个省级名片:省级水土保持示范村、省级特色旅游村、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吾江溪流域整治项目还被列入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

图片4.png

吾江溪流域整治项目被列入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图源:泉州市纪委监委)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哪怕头上的泥土板结如石,哪怕被巨石压顶,当生命积累到一定的厚度,便不屈不挠向上生长,麻竹笋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韧性,一定也可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至今她到永春下乡,都会习惯性回村里看看,关心村里的乡村振兴事业。(方芳 尤姝婷)

微信图片_20211112164254.jpg

黄秀萍(右)回村路遇老党员问寒暖叨家常(图源:泉州市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