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彪:“博士书记”的科技兴村路
2021-12-17   作者:方芳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中国福建三农网屏南12月17日讯 杨梅基地成功挂果,西红柿、圣女果长势喜人,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在宁德市屏南县棠口镇旺坑村,村民们改变了传统种植的“老把式”,在老土地上玩出了新花样。这得益于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成果支撑,让农村产业持续“发力”,变撂荒地为致富田。

而这,离不开村里的“博士村民”——黄彪的点滴付出。2017年底,福建省委组织部选派第五批党员干部驻村任职,身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的黄彪,脑海中不时浮现出下乡开展科技服务时的贫困村场景:破旧的村容村貌,落后的生活条件,传统单一的产业模式,贫困户期盼的眼神,这些画面无不深深地冲击着他的心灵。为此,他毫不犹豫、主动向单位领导报名参加驻村帮扶工作,并誓言“要用自己的专业和努力去改变贫困村的面貌!”

微信图片_20210610090057(4).jpg

驻村第一书记黄彪在观察西红柿长势

驻村后,黄彪快速融入角色,通过走访调研,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及发展需求,全面掌握村情概况:旺坑村地处海拔680米山上,村主干道直到2017年才硬化一条,且只是部分硬化,其它基础设施条件严重落后,亟待改善。全村有195户761人,实际住村仅100余人,多为老年人和留守妇女,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33人。

身为科研人员,黄彪深知农业科技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只要和村民在一起,他就不断向村民传递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开阔群众的眼界,让“科技秧苗”在农户心里生根发芽,大家逐渐对“科技兴农”萌生了兴趣。

“乡村产业振兴一定是品牌化、特色化的,要融入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的优质高效农业产业,不然很难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驻村后,黄彪立足产业脱贫的发展思路,把发展村域经济、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摆到突出位置。他充分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资源优势,多次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10余人次前往旺坑村进行技术指导,推广种养殖标准化操作规程。同时,依托上级扶贫单位、涉农部门,主动对接人才、技术、资金,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发展壮大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动员群众参与的方式,在田间地头涌起科技热潮。

微信图片_20210610090057(2).jpg

指导农业种植技术

根据村民需求,黄彪与村“两委”带领旺通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前往浙江台州,引进已生长一定年限的优质“东魁”杨梅苗560棵,强化种植技术培训,推进农业标准化管理,改造原有杨梅种植基地,形成优质杨梅种植园70余亩。两年间基地实现部分挂果,合作社通过销售杨梅鲜果、杨梅酒及林下养殖,促进了增收。贫困户通过参与合作社入股分红、日常劳动,户均增收2000元,部分增收高达1.8万元。眼下,120多亩的山地接连成片,杨梅种植基地规模实现,一村一品格局基本成型。

微信图片_20210610090057(1).jpg

设立党员示范岗

引进特色种苗,推广无土栽培技术,指导基地水肥管理……成为了黄彪驻村的“常规动作”。在其影响下,村民从最初没有思路和缺乏技术,到后来有疑虑,再到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随之带来的是,旺坑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越来越顺利,农民增收“钱景”越来越好。

微信图片_20210610090057(3).jpg

观察植株根系长势

“在黄彪书记的帮助下,我们利用高标准大棚及现代化雾培技术种植西红柿和圣女果,一年可种植3期。相对于传统的栽培模式,雾培的蔬果周期短、种植密度高、病虫害少,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合作社管理人员张书贵算了一笔账,头年种植的西红柿、圣女果每亩可产2000多斤,近10亩的栽培基地,每期产值8万多元,一年下来收入增加了不少。

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旺坑村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在县、镇组织带动下,旺坑村还推广了一批增效快、易掌握的现代农业技术,实地培训了一批农业科技明白人和致富能手,2019年旺坑村党支部书记张书建被屏南县政府评为致富带头人。“黄彪书记对村民的事情很用心,实实在在帮助贫困户解决难题,有时为了村里的事甚至不吃饭不睡觉。”村里的老党员张尊庆这样评价他。

微信图片_20210610090057.jpg

抓好队伍建设

“党建引领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黄彪将党建与村庄事务管理有机结合,牵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质标所与旺坑村进行支部共建,多次到村开展农技指导、爱心慰问、书籍捐赠等活动,帮助旺坑村加强队伍建设,助力乡村发展。三年多来,黄彪和村“两委”班子争取各类扶贫项目资金370多万元,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村庄变得更靓丽宜居。

微信图片_20210610090057(5).jpg

村容整洁清新

如今,行走在旺坑村,质朴的青石板路、端庄典雅的老人活动中心、古色古香的亭子和文化墙、苍翠葱郁的百年老树、婆娑起舞的竹林,整洁优雅的传统古村风貌让人神清气爽;而铺面而来的现代农业气息,又让人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这里传承还将延续……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