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赤顶朱墙千古事
2021-12-22   作者:陈汉儿 徐舜贞

古谯楼之下,是川流不息的往来车辆

古谯楼屹立于闹市之中

古谯楼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结构,青石夯土,十分结实

2018年,莆阳书房旗舰店古谯楼店开业,形成一道城市人文风景

漫步在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路中段,仿佛穿行于历史古城与现代街市的交融之境。一座重檐歇山结构的谯楼庄严古朴,岿然屹立于闹市间。相对而立,耳边是车流穿梭的喧闹声,眼前的青石红墙却让人倍感安宁。

世之筑城,必建谯楼。这座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的古谯楼坐北朝南,“面向井亭街、正对迎合门”,长50米、高25米,占地面积912平方米。抬头可见,楼有三层,底层基台石砌,东西端突出成“凹”字形,中开门洞,门上嵌“古谯楼”石额;基台上为木构二层结构,以百根木柱为支撑,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部分结构尚保留明末清初遗迹。天气晴好时,站在城楼之上,还可远眺“壶山兰水”。

古谯楼在历史长河中几番涅槃重生,追至清朝,因火患不断,数次新建。目前,它是福建省仅存完好的谯楼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大型谯楼之一。《兴化古城寻踪》一书中提到,清嘉庆七年(1802年),马夔陛任兴化知府,即与多人商议修建鼓楼,次年便倡议劝捐重修。如今的古谯楼,是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嘉庆八年(1803年)间修缮的。

千百年前的莆田,是极辉煌的“文献名邦”“海滨邹鲁”。自宋明以来,郡邑“科第之盛,甲于闽中”,古谯楼亦成为“文献名邦”之标志。代代相承的文化印记有迹可循——民国时期,古谯楼曾设莆阳图书馆、莆田县民众教育馆;新中国成立后,原莆田县民众教育馆改为莆田县第一文化馆,继而莆田县图书馆入驻古谯楼,成为莆田市民借书、看报、游览的绝佳去处;1986年,在这座古老的城楼里,莆田县博物馆成立;2002年,古谯楼升格为莆田博物馆。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古谯楼一直都承载着文化传播、传承的使命,为一代又一代的莆田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莆田退休干部萧亚生告诉,前些年,古谯楼还是莆田传统乐器陈列馆。闲暇时,老一辈人会背上心爱的乐器,提一壶茶水,沿着陈旧斑驳的石板阶梯登上二楼,找视野开阔处就座,尽情地演奏一段十音八乐。至今,仍有文十番、十番、八乐等30多件莆田传统民乐主奏乐器陈列此间。

近代,古谯楼还是莆田县第一届农民协会代表会议会址。在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期,1926年7月,陈国柱从广州回到莆田后,同国民党左派人士曾天爱、郑炳炎、陈震、郑春荣等人合作,秘密酝酿成立中国国民党莆田县党部筹备处,12月北伐军攻克莆田之后,县党部筹备处便在城中心内“鼓楼顶”(即古谯楼上)公开挂牌办公,得到广大农民和城镇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拥护。

1926年12月下旬,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筹备处任命陈国柱、林清汉为莆田农民运动特派员,负责筹建莆田农民协会。于是,陈国柱便以县党部筹备处的名义通知全县各区推举农协代表,于12月29日集中在古谯楼举行第一届农民协会代表会议,当时到会的全县农民协会代表有百余人,准备选举县领导成员。不料在会议进行中,国民党右派分子从华亭雇来30多名打手,加上城里的一些恶棍,冲进会场大打出手,并开枪示威,许多代表被迫跳楼逃避,民间称其“跳鼓楼事件”。会议中止后,各代表和农运干部分头深入农村建立基层农会组织。同月底,县农民协会正式成立,由林清汉任委员长、董玉辉任副委员长。

如今的古谯楼,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2018年,随着莆阳书房进驻古谯楼,这座古老的地标建筑又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市民阅书刊、观百艺、凭栏茶歇的好去处。

古朴的木桌椅,茶香萦绕,卷帙浩繁。莆阳书房内设水吧、文创区、借阅区、阅读区等多个功能区。馆内有藏书约5000册,包括儿童读物、绘本、小说、历史政治书籍等,可供市民休闲阅读、开展读书会;一旁设百戏台,用于观赏民俗文化活动等。“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会约上同学、好友到这里点杯茶坐坐,看着街上车水马龙,这里能让我们放松身心、放缓脚步。”来自莆田学院的学生陈静怡感慨道。

一面红墙映出了古城的四时更替,一座谯楼见证古城的兴衰起落。“古谯楼穿越重重历史,书写了独特的城市印记,延续着底蕴深厚的莆田文脉。”萧亚生说。

谯楼夜促莲花漏,树荫摇月蛟螭走。彼时已是华灯初上,经过夜景工程改造的古谯楼流光溢彩,愈发神秘莫测。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