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湖南镇实行“河长制” 让莲柄港改变了模样
2021-12-13   作者:张道成   来源:东南网长乐频道

河面波光连连,两岸杨柳依依。村民三五成群地坐在河边垂钓,傍晚时分,村里的妇女老人在河边跳起了广场舞,好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这是日前在福州市长乐区湖南镇仙宅村时看到的一幕。

曾几何时,莲柄港仙宅段还是长乐区有名的臭水沟,“脏乱差”成了“仙宅”的代名词。“水源的污染,使村里很多年轻人得了皮肤病,村民们组织起来上访,仙宅村也就‘臭名远扬’”当了十多年村干部的该村第一书记池发荣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周边的印染纺织企业发展迅速,污水直排到莲柄河,河水被污染了。当时的仙宅段,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河里连只死虾都看不到。

2017年,长乐全面推行“河长制”。仙宅村响应号召,组建了由老人会、妇联、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自发地开展巡河检查。正当跟着池发荣在河边巡察时,一位钓鱼的年轻人随手扔几个矿泉水瓶在河边,正在巡河的老人会会长池升官将瓶子装进蛇皮袋。“现在的河水这么清澈,你们可不能破坏环境哟。”池书记说,“仙宅人受了太多河道污染的苦,现在村民们都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湾清水,仙宅村已进入全民护河的时代。”

时发现,在湖南镇10个“临水”的村庄,除了由政府部门指定的河长外,还全部建立了由老人会、妇联、党员组成的志愿护河队伍,定期和不定期对本村内河道进行巡河,清扫河边的垃圾。湖南镇副镇长王颖说,除了发动人民群众群策群力护河治水外,湖南镇还有一项举措值得推广。今年3月,湖南镇与蓝天佳好环境公司对接实行了河湖物业化管理,实行日常打捞保洁和定期清理,这一举措得到区水利部门的认同,在全区“复制”推广。

河道清理(湖南镇 供图)

治水护河,湖南镇除了在软件上下足功夫外,还加大了硬件设施的投入。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湖南镇共建设了4个污水管网项目,总投资达7549.55万元,新建污水管道89966米,各类污水检查井557座、一体化泵站1座,2座埋地式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道约12.285公里,污水沉泥井约25座,3座一体化泵站等。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得雨污分流处理,保障了入河排污口的水质达标。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该镇主要负责人说:“这些年来,我们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助力我镇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小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