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垃圾分类有新招
2022-01-12   作者:马跃华   来源:光明日报

“以前,每到柚子成熟期,我们常常要为处理成堆的柚子皮而苦恼。”厦门海沧东孚街道垃圾收运员黄秀珍告诉,得益于酵素制作工艺的普及,大家开始自觉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挑拣。现在,上门收运的尾菜、果皮等厨余垃圾明显减少了。

实现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只需取家里剩余的果皮、尾菜,加红糖、水,按照一定比例装进一个密封容器内,定时打开瓶盖放气并搅拌,等待1至3个月,环保酵素就做好了。做法简单,用途却很广泛:过滤后的酵素水可以兑成洗洁精、洗发水等清洁用品,滤出的酵素残渣还可以制成肥料、农药,施加在田间地头,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近年来,厦门市海沧区不断创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模式,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如今随着环境改善,垃圾分类的生态福利不断释放,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建立大城管体系

垃圾收集车来来往往、各类垃圾集中堆放的画面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市民纷纷将可回收物送上门,用行动支持资源再利用。海沧区诗山清洁楼由垃圾中转站变成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成功实现了功能转换。

经过改造,诗山清洁楼真正实现了“清洁”——空气中不再有刺鼻气味,周边地面整洁有序;时常还有居民主动前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从前大家避而远之的清洁楼,如今人气旺盛。

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升,海沧区树立大城管理念,建立大城管体系,将垃圾分类和市容整治结合起来,切实推动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在海沧天竺花园小区垃圾投放点,联合执法人员正在检查生活垃圾投放情况。居民陈女士拎着垃圾走来,自信地说:“放心,我都分好了。投放点建得这么漂亮,很多人都会不忍心不分类的。”

从海沧区垃分办了解到,联合执法小组不定期开展行动,协调区城管局、区建设与交通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街道、城建集团等多部门力量,还主动邀请媒体跟踪报道,除了当场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曝光,还会“回头看”,表扬做得好的小区。

建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AI识别、光学分选……海沧正在建设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其中的分拣系统将通过对颜色、形状进行“读取”,区分其中的可回收物,实现智能化分拣。

低值可回收物中心建设,是海沧以智能化推动垃圾治理模式创新的一个缩影。“每辆收运车都装有定位系统,从手机App上可及时查询收运车辆抵达时间,让垃圾桶与收运车辆‘无缝衔接’,不仅提升收运效率,减少交通拥堵,还美化了市容市貌。”海沧区垃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万科城、兴港花园等小区,还采用了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垃圾桶自动开盖且密封性很好,可回收物还能兑换现金。

值得一提的是,海沧区实现了全区村居垃圾分类投放点监控的全面覆盖,711个投放点全部安装了监控系统。“打开手机App,随时可以查到任意点位的情况,发现乱投放,可回放录屏、截图,执法人员将上门依法处罚。”海沧区垃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数字化管理方式,让生活垃圾分类更加智能化。

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日前,来到海沧区洪塘村赤土社,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近5米高的村标,其通体呈棕红色,石制底座,顶部为传统飞檐设计,与道路一旁的“农耕”文化墙相呼应,别有一番古朴风味。据介绍,这些特色装置是使用村里一些废旧瓦片、石材和窗棂等材料建成的。

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在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中,东孚街道垃分办秉持“农村零建筑垃圾”目标,通过就地取材,将建筑垃圾进行重构,制作成各类个性景观、特色人行道或创意装饰品,以此扮靓乡村。

如今,村子里的建筑垃圾已广泛应用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废弃轮胎、铁桶、碎瓷片等诸多废旧物品都找到了用武之地:村道边,墙面上各种由碎瓷片拼成的“鱼”形态各异、色彩缤纷,一张“海底画卷”徐徐展开;在后坑公园,由废弃轮胎、铁片加工而成的卡通人偶坐在树丛中由铁桶制成的座椅上,让人仿佛置身“绿野仙踪”童话之中。

东孚街道垃分办负责人蔡桦荣说:“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是片区展示的窗口。未来我们还会结合乡村振兴,在东埔社区、莲花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打造更多类型的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海沧各个村居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上也不落后,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新模式。

每天上午8点多,在海沧区下陈村,一辆载有黄绿两色垃圾桶的三轮车,一边用喇叭播放音乐,一边沿着村道行驶。村民听到音乐声后,陆续从家里拎出垃圾,经垃圾收运员开袋检查,确认分类准确后,分别扔进对应的垃圾桶内。三轮车开到村口后,将垃圾倒入大的垃圾运输车,再直运到垃圾末端处理厂,实现“日产日清”。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管理模式,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无形中提升了人们的文明素质。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