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向未来
2022-01-16   作者:阮兆菁   来源:闽东日报

刘超超 摄

刘超超 摄

白露时节,秋意深深。每一枚秋风拂过的日子,总是在心中掠上惊喜和期待,凝视着空中飘然而至的红叶,油然而生秋之情愫,那是美妙的季节赋予人们的精致书签,映照着令人流连的风景。

正是在这样一个不凡的季节,我把一颗心融进了“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大地之中。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位于宁德福鼎市磻溪镇的畲族村,四周峰峦叠嶂,几乎与世隔绝,20世纪80年代,年人均收入只有160元,经过近30多年不懈努力,刨穷根、走富路,如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静卧九鲤溪畔的“赤溪村”如今已经出落得楚楚动人!赤溪,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而今在世人眼中是如此靓丽、辉煌,其间倾注着赤溪干部群众几多汗水、几多辛劳,凝聚着各级领导劳心劳力、鼎力支持,演绎着社会各界鼓劲呐喊、无私帮助。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作出批示,赞“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与赤溪村民连线的视频还历历在目,我们的耳边仿佛又听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寄语:“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回想发展历程,赤溪干部群众在追求中踏踏实实,在实践中心无旁骛,有谋划、有步骤、有声有色地迈出三个“十年”新步履———十年“输血”式帮扶,十年“换血”式扶贫,十年“造血”式发展,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坚定,每十年都有满满的收获与欣喜。面对波谲云诡的市场经济,面对箭在弦上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更加明朗: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兴村,生态美村。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沿着赤溪村的主街道,750米的长安街一字儿排开,白墙黛瓦的三层小楼鳞次栉比,两边的街景霓虹闪烁,变幻莫测,迷离双眼。白茶店、特产店、农家乐、小吃店比比皆是,那特有的绵绵柔柔的叫卖声,仿佛幸福的韵律在缓缓流淌———

因为,赤溪村已经全面实现华丽转身;

因为,赤溪村已经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目光。

旅游事业的发展,为赤溪村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带来了憧憬和希望。经济的富足,经济的发展,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而广大百姓对文化精神的期盼和祈求已是迫在眉睫。当旅游把大把欢乐的时光带给游客时,随着赤溪村被列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心灵的浸润又显得何等的重要。打开一扇乡村振兴透亮的窗口,正是赤溪干部群众致力于旅游富村、文化兴村的殷殷期待。

赤溪七彩农场及蝴蝶生态园,建于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是一个集休闲采摘观光、农耕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生态观光园。与之毗邻的赤溪七彩农场,则是引进台湾观光水培项目“九品香水莲”及其他几十种观赏植物、台湾特异水果。秋高气爽瓜果成熟的季节,徜徉其间,身心俱融,“中国扶贫第一村”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陶然于心。

再看看那座狐狸岗玻璃观景栈道,蜿蜒逶迤的玻璃栈道悬挂于风光旖旎的悬崖峭壁之上,状似飞龙在天,又如高空秋千,步步惊心。极目远舒,心旷神怡,茫茫雾岚,伸手可触。若是遇上春夏之交,时阴时晴,时风时雨,伫立栈道之间,真乃气象万千。

旅游富村,成绩斐然。30多年的扶贫经验已然成为赤溪村的“经典文化”,我们不得不把目光锁定在名副其实的“杜家堡”。“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脱贫攻坚历史展馆已经落地,让游客们一目了然,领略这场旷日持久扶贫活动的艰难起步、拼搏历程与辉煌业绩。一座古堡,历经风雨,几多故事,沉浮其间。杜家堡古民居建于明末清初,由七座大宅院组合而成,有着深厚的古村落文化、杜氏家族文化、建筑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景观资源。今天,在当地企业家的有力推动下,由万博华公司主导的摄影基地应运而生,与霞浦摄影协会强强联手,这座百年古厝摇身一变,演变成一处格局巧妙、纵横交错、精致古朴的网红打卡点,富有地方特色的油纸伞、竹编、酒窖、染坊、晒秋、畲族婚礼、非遗饼花、畲家吉祥物……各种民族的、传统的、文艺的,都在摄影师的镜头之中得以展现。

杜家堡因为经历了时间,便有了历史的记忆,400多年累积的人文内蕴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发扬光大。今天的杜家堡历经风雨沧桑,风华不再,但我们从宅院的一砖一瓦中,仍然可以感觉到它当年的风采。明清风格的宅院古朴凝重,曲径通幽。要说杜家堡是一处风水宝地,一点也不为过。正大门往前看是层层叠叠的山峦,预示着飞黄腾达步步高升,左右两边为连绵起伏的山脉,昭示着财源滚滚细水长流,在风水先生的指点中,庇佑杜氏子孙安安顺顺。据老人回忆,宅院的正大门飞檐翘角,甚是气派,木雕石雕灰雕融为一体。进门便是杜氏祠堂,出入先请安,百行孝为先。这里有“门当”,有“户对”,缔结姻缘喜相逢。参观至此,我们心泛涟漪,连连赞叹!

我们立于天井之中,抬头望见屋檐的瓦当,线条流畅,花纹清晰可辨。天井别具一格,地上有四个用鹅卵石排列而成的“天圆地方”铜钱形状的图案。四枚铜钱好似四个聚宝盆,祈盼荣华富贵,财源广进。地上铜钱更是杜氏的祖训,要外圆内方,外表谦和圆润,无棱无角,内心要有规矩,要有方正,真是寓意深深,古人的智慧让我们叹为观止。

来到后院,“百岁井”的井水四季充沛,冬暖夏凉。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有井有水才有人烟。“井”是人们对家的挂念,是一方乡土的标志,“背井离乡”的内涵由此得以诠释。据说用“百岁井”井水自酿的米酒,藏于地窖三五年绝不亚于名酒“杜康”,酒液透明呈浅绿色,“灯红酒绿”之说由此“溢”出。这是多么厚重的地方文化。

这样一座“文化宝藏”,就矗立于我们面前。乡村振兴的战鼓已经擂响,开发“杜家堡”,让更多来赤溪旅游的人们认识杜家堡,认识赤溪文化,已经成为共识。杜家堡第一轮的修缮已经完成,我们期待着社会有识之士慧眼识珠,用真情慷慨投资,让扶贫文化、畲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在这里落地生根,牵引世人目光,为赤溪村的乡村振兴助推一臂之力。

大凡到过赤溪的人,对杜家堡的印象应该是深之又深。对于美食家而言,著名的“赤溪四大缸”也不应该被遗忘,“第一缸墨鱼炖鲜笋,第二缸土鸡汤,第三缸鲲鱼配豆腐,第四缸鲥鱼炖粉丝”,这是赤溪美食,更是地地道道的赤溪文化呀!

旅游富村,让赤溪村脱贫攻坚收获累累硕果,文化兴村,将让赤溪村的乡村振兴灵动四方。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秋天的怀抱里,在时光的韵律中,“赤溪———全国扶贫第一村”为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梦,正踏浪前行,积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