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 大产业
2022-04-14   作者:萧镇平   来源:福建日报

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采摘秀珍菇。

工人在包装杏鲍菇。

叉车将一盘盘菌袋放入菇架。

食用菌是漳州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漳州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杏鲍菇、白背木耳等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菇都”。其中, 芗城区全区食用菌产量在各县(区)中名列前茅,全年食用菌工厂化鲜品总产量4.36万吨,产值7亿多元,小蘑菇撑开产业振兴伞。

推动工厂化生产

早春三月的上午,在芗城区凤嘉园食用菌合作社厂房,一间间智能化恒温菇房内,一排排杏鲍菇层层叠叠地依次摆放在货架上。生产线上,工人们正有序地将采摘下的杏鲍菇打包装箱。从拌料、装袋、高温高压灭菌、接种、培菌、栽培、采收到包装出厂,整个过程全部采用工厂化生产。

从前培育食用菌,是利用农家旧房或搭草棚、竹棚,环境差,规模小,如今食用菌生产登上了大雅之堂,今非昔比。

“凤嘉园食用菌合作社于2014年3月成立,土地面积56亩,由6名社员发起,聘请农艺师3人。”凤嘉园食用菌合作社总经理林少伟说,工厂化的种植规模与产能是传统大棚人工种植远远无法比拟的,合作社现每天可采摘杏鲍菇6万袋,日产鲜菇30吨。

漳州食用菌种植历史悠久,蘑菇产量、加工量、出口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素有“中国蘑菇之乡” “中国食品名城” “中国罐头之都” “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的美誉。

从2010年起,芗城区开始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由此推进食用菌产业由传统种植模式向工厂化生产转型。

当年,天宝镇凤园村村民林建树成立荣贤食用菌合作社,在全区内率先尝试工厂化种植杏鲍菇食用菌,是第一家集种植、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刚开始时日产0.6万袋,过8个月后扩大规模,日产2.4万袋。由于效益显著提高,第二年,全区又增加两家工厂化食用菌合作社。

多年来,芗城区政府从资金、用地、用电等方面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通过产业招商、科技引领等措施,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由传统种植模式向工厂化生产转型,先后引进多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

芗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郭一鸣说,现在芗城区共有天华、绿田园、凤嘉园、正华食用菌等8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或合作社,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家、区级龙头企业2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发展态势良好。

提高自动化水平

在绿田园食用菌合作社生产车间,看到,用于制作食用菌菌棒的设备正在高速运转。

“像这样的自动袋装机,目前共安装6台,工效高,产能大大提高。”绿田园食用菌合作社总经理洪海碧说,每台自动化袋装机每天可装菌袋1.8万袋,6台一天可装袋10万多袋。

装完料的菌袋进行高温灭菌、冷却后,就输送到净化车间进行接种,然后再到培菌室进行培养,40天后,就通过输送带输送到菇房,叉车把一个个叠放着菌袋的架子送到菇房进行种植,再经过6天,一棵棵秀珍菇就破袋而出,犹如一个个小脑袋,秀气可爱。经过工人采收后,送到车间分拣,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自动包装一袋袋秀珍菇,整个过程快速、高效。

“以往食用菌企业大都采用人工栽培技术,但这几年来,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后,在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更提高了生产效率,产能提高四成左右。”洪海碧告诉,这几年来,合作社科技改进,通过自动化生产及配方改良,整个生产流程采用机械化配料,配置全程自动化袋装机、自动化高压灭菌器、无菌净化接种车间、恒温出菇库房配套温控机、真空预冷机及配套设备等先进设施设备,食用菌种植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高,每日可生产出6.5万包优质、安全、无公害秀珍菇或杏鲍菇等食用菌产品。

芗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郭一鸣说,芗城区致力于发展现代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引导各企业引进应用先进的设施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食用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企业收入。目前,全区形成菌种、栽培、鲜销、包装、原材料的食用菌产业链,生产的品种有杏鲍菇、秀珍菇、平菇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量逐年提升,2021年日产34.2万袋食用菌,其中杏鲍菇27万袋、秀珍菇6.2万袋、平菇1万袋,全年食用菌工厂化鲜品总产量4.36万吨。

建立标准化基地

这几年来,芗城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牢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食用菌产业成为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芗城区农业农村局经作站副站长柯月华说,传统的大棚种植食用菌比较容易产生废水、废渣等,会污染环境,工厂化种植方式推动食用菌产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每包菌袋上面的秀珍菇剪下来后,剩下的菌袋可不能当成垃圾随便丢弃,而是专门收集起来,成批量售给农户或有机肥加工厂,可以加工成有机肥。”绿田园食用菌合作社总经理洪海碧笑着说,菌袋废料可是非常好的有机肥原料,最近一包出售价格是0.08元,价格最好时曾达到0.2元。

凤嘉园合作社的林少伟则表示,早在多年前,合作社的食用菌厂房就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配料过程无污水产生。

食用菌的种植就是在“农业种植—玉米芯、秸秆等废弃物—食用菌—食用菌废料—有机肥料—还田”的循环中形成生态闭环发展。

近年来,芗城区一直致力于建立标准,推动食用菌绿色发展,截至目前,已创建诚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凤嘉园食用菌合作社、绿田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3个福建省优质农产品(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5家食用菌企业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今年的目标就是在云佳安生物公司创建1个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以示范区为样板,辐射带动全区食用菌标准化生产。

洪海碧说,接下来合作社将不断提高杏鲍菇、秀珍菇的种植技术,逐步改进生产、包装、储存技术,扩大种植食用菌优新品种,争取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安全、无公害食用菌产品。

“目前,芗城区已初步建立食用菌生产记录档案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制定杏鲍菇等工厂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或标准,全面推行按标生产。”芗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郭一鸣说,接下去将继续推动食用菌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改进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管理水平的覆盖面,促进全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走向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