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皮鞋”插秧 “开着小车”种田
2022-04-26   作者:程璧晖 黄俊 刘艳晖 黄志明 陈天长   来源:闽西日报

“这批秧苗质量非常好,要赶紧插下去。”

“好的,明天就可以送到红山的托管田里进行机插。”

“今年在育秧方面还有什么打算?”

“我计划再购置一台精准播种机,往后培育的秧苗将更壮实。”

……

4月21日,谷雨刚过,龙岩市长汀县农业农村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戴南火又一次来到位于河田镇的长汀县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秧中心,与合作社理事长傅木清探讨育秧、插秧事宜。在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高科技种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傅木清是远近闻名的全国种粮大户、全国农机大户。从返乡种粮至今,他已在全县流转土地种粮6000多亩,拥有各类农机100多台。依托科技赋能、政策扶持,短短10多年时间,老傅就实现了“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的转变。

在傅木清的口中,他如今种的是“不落地的谷子”。2004年,傅木清购置了人生中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农机——收割机,初次尝到了使用农机的甜头。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老傅的农机越买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2012年,他成立了全省首家工厂化育秧中心。2018年,他一口气购置了20多台农机。“育秧在大棚,溶田、插秧、灌溉、喷药、收割、烘干都由相对应的农机完成,我们合作社社员可都是‘穿着皮鞋’插秧、‘开着小车’种田呢。”说起这些,老傅不无自豪。

由此,傅木清牵头成立了长汀县清荣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农机具购买、农机具耕作技术服务以及与农机具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作为全县最早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种粮的专业大户之一,傅木清的目标是让更多农民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去年,清荣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我市唯一一家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他以此为契机,紧锣密鼓筹划智慧农机大数据综合平台,旨在整合农机资源、推广农机服务,如今方案已上报省里,待批复后即可正式实施。

“通俗地说,智慧农机大数据综合平台就是‘滴滴农机’。”傅木清告诉,受“滴滴打车”运作模式启发,合作社为农机安装北斗定位系统,根据农户需求、田块大小、农机位置,为农户提供点单式的就近服务、精准服务,解决了“闲置的农机没活干,有活的地方没农机”的问题,也进一步提高了小规模种粮户的种植积极性。智慧农机大数据综合平台去年试运行以来,除了合作社的农机投入使用,还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农机加入,每年可为近6万亩土地提供社会化服务。

科技为种粮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傅木清的事业发展摁下了“快进键”。除了种粮,傅木清还积极发展烤烟、槟榔芋等作物,推出“烟稻综合体”等新种植模式,300多名社员在他的带领下实现增收致富。一次性种粮补贴、规模种植双季稻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级惠农政策的及时足额兑现,使傅木清的信心一年比一年足,今年他又在河田、南山、红山等地多流转了300亩土地,加上新增的托管、半托管粮田面积,合作社的种粮面积将突破1万亩。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