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亲自然的都市休闲农业新业态
2022-09-08   作者:郧文聚   来源:中国农网

改革开放后,都市农业发展异军突起,迭代迅速,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新业态,是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和市民体验式休闲的好平台、硬支撑。

成都平原的农家乐,起步阶段叫“点宰”,即看见农家院的那一只鸡,或鸭、鹅、兔,就抓来宰杀烹饪,吃个地地道道的鲜活,“很巴适”。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休闲人群消费升级,成都农家乐快速迭代升级,结合村庄土地综合整治,民宿也发展了起来,把吃鲜变成了游景、居住、研讨的新乐园,万众创新的新场景。

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原因,改革开放后的体验式都市农业发展起步就比较高,更常见的是规模化的有机家庭农场,现代化的设施农业、蔬菜鲜花工厂,青少年亲自然郊野活动空间。很多国际青年和有长期国外生活经历的青年创业者非常青睐长三角地区的这种新的生活氛围。

北京的都市农业,有以地标农产品引领的周末采摘,有一分田带种小菜园,有沟域经济等等。40多年来也迭代发展迅速,最近十多年,发展最快、最好、最健康的应该是以百里画廊、香草园为代表的、更加友好的亲自然新业态。这种新业态,不仅看着美,而且吃得好、住得舒适,住得回味和回头再来,对创新创业者的吸引力也很大,是妥妥的创新空间。

近日,笔者去了一趟密云“紫海香堤香草园”,感受十分深刻。

一是其创新。香草园于我国是新事物,过去只能去植物园看看,现在有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香草园,体验感、亲近感、获得感大幅提升,流连忘返,不吃住几天就不想走。据了解,这个香草园模式已经在北京地区和全国各地开枝散叶,引领了一波新经济业态潮流。

二是其设计感。香草园是精心策划、规划和设计的产物,与自然条件的结合十分巧妙,引进的香草植物深获休闲人群喜爱。不砍树、不占耕地,把吊脚小屋建在山坡脚下;不改自然纹理,把景观植入水边、路旁和田间;实施村庄整理,规整村民自然居住形态,集中建设适合小范围聚会的食宿条件。移步转身间随手一拍,处处是风景、处处留快乐。

三是其与邻近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结合。香草园与古北口水长城、卧虎山长城风景区、西沟森林公园相邻,休闲业态互补、相得益彰,是一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好典型,是密云古北口镇展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好窗口。如果再开发一些可以带回家的世界名花、本土盆景,生态经济会更上一个新台阶,助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作用会更大。

四是其现实意义。全球疫情深刻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正常交往,城市小微规模民营经济遭受严重冲击,而香草园却是一个蓬勃发展势头,因其空间开放,空气流通、人群密度可控,一定程度上比城市公园、微公园更适合未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需求。在当前重点部署经济企稳回升的形势下,有规划发展香草园是一个符合规律、前景广阔的投资选择,对带动经济、社会和改革,乡村振兴,一二三产融合有百利无一害。

与村民交谈中,也发现了北京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难点和痛点。由于科学探索和政策研究不到位,上位指导和宏观调控不足,致使北京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上得快、拆的也快的局面,过程性浪费大、投资者损失大、农民群众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及时研究评价和指导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决不能“上”一阵风、“下”一刀切 ,都市休闲农业项目必须要上得稳、干中调、退得好,避免积累矛盾,导致巨大的经济成本、付出巨大的社会风险代价。近年,全国拆大棚房就是一个大教训,拆大棚房无疑是正确决策,但行动滞后了20年,导致相关利益者直接损失巨大,而让投资者灰心、群众伤心的附加损失更大、更深刻。

放眼全球,城郊休闲农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特别是都市农业新业态的发展还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空间。北京沟域经济、长三角郊野公园、珠三角采摘园、成渝地区农家乐等都市休闲农业的新业态发展值得鼓励进一步的探索。这不仅关系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而且关系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研究员 郧文聚)

责任编辑: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