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青山不改,产业如金;十年来,乡村蝶变,农民更富。
踏入厦门市同安区乡间,轻易就能发现,新农村早已摆脱过去穷苦、脏乱的旧形象。乡韵悠悠、民风融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此生动呈现。
作为厦门农村面积最大、农业占比最重、乡村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同安区历来是厦门“三农”主战场,如今更是乡村振兴工作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安区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座座昔日不起眼的小村庄争相嬗变,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农业强,立足本业,乡村产业提速发展
2011年,康英德回到厦门,走入田间地头当起了农民。十多年来,他专注种苗培植技术研发,为农民提供优质种苗和先进技术,推广“良种+良法”的种植模式,所创办的厦门百利控股有限公司如今是我国南方首屈一指的蔬菜种苗企业。
意大利的精准全自动育苗播种机、以色列的节水喷灌设备、荷兰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来自全球现代化农业设施设备,汇聚于同安区百利现代农业科技园。在这里,一个个玻璃育苗棚里孕育着各种各样蔬菜种苗,每年生产各类蔬菜嫁接苗、实生苗等数亿株,在福建省内占近60%市场份额。
“产业振兴了,乡村自然就振兴了。”康英德说。他不仅育苗,还育人,他的企业坚持每年从大中专院校招收新人,带动一批大学生成为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2021年同安区农业总产值达22.92亿元,获评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这背后,离不开百利、银祥等1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更有同安区立足本土、因地制宜打造的2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其中国家、省级示范村6个)的功劳。
十年间,同安区还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共建成设施大棚6454.03亩;引进傲龙等80个现代农业招商项目,累计投资超百亿元。同安区依托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打造华南地区种子种业创新高地,目前已有20家台资企业入驻,全区种子种苗企业2021年产值1.1亿元,是2012年的11倍以上。
农村美,村民共建,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要说哪里最能反映一个乡村的卫生整洁程度,那一定是公厕。莲花镇莲花村的公厕与城市里的没有两样——外观如新、设施洁净、地面无水。
深入莲花村内部,沿着游览动线走去——一路无土头堆积,两侧无杂草蔓延;再远一点,田野青葱、远山含黛。从古窑广场到同字厝,再到村部,这是游客参观的必经之路,也是环境整治提升的基础路线。
“我们专门成立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专班,总结工作经验,聚焦一条动线、组建五支队伍、明确七大任务。”莲花村党总支书记叶英明介绍,在一条动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整治提升范围,组建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突击队、邻长示范队和综合巡防队,带动全村村民共同参与七个方面的整治工作。
在五支队伍长期发动下,全体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环境,主动装扮美丽庭院,志愿参与村庄日常维护工作。“红黑榜”把各家各户的环境好坏摆上台面,营造起相互比拼的文明创建氛围。
一幅幅美丽乡村图景,来自长年累月的整治提升。十年间,同安区投入涉农资金35.6亿元,聚焦“一革命四行动”(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扮靓美丽乡村;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获评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禽畜退养、小石材整治,流域水质大幅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
农民富,紧抓特色,三产融合增收致富
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汀溪镇顶村村,如今靠着茭白特色产业,成为周边县市游客慕名而来的休闲康养乡。
茭白种植规模仅有200多亩。“既然做不大,那就把它做精。”村民们朴素的语言里,藏着“三产”融合的奥秘——以农业为基本依托,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
“盘活特色资源,才能促进村民增收。”顶村村党支部书记马明女介绍,参加茭白宴、体验茭白采摘,在好山好水之间住上几天,享受淳朴周到的农家乐服务,这成了游客乐此不疲的乡村旅游方式。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在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立足茶叶经济,逐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村民高水银等人牵头办起西营茶叶专业合作社;当地茶叶龙头企业为村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形成一条有序产业链。
产业活了,环境美了,高山两村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福建省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等荣誉,兴建民宿、农家乐90余家,床位超600个,2021年游客量更是突破70万人次。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产业增值的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活力。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同安区打造了4条乡村振兴示范动线、22个省市试点示范村、1个省级重点特色示范镇,乡村振兴热度指数综合排名位居全省前列。同时,同安区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体系,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从2012年到2021年,集体经济平均收入从35.47万元提高到183.3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3万元增至2.76万元,大步走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