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带头人十分重要,三明市泰宁县朱口镇王坑村就有这样一位带头人,他是这里的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范钟敏。范钟敏,原泰宁联社金湖社主任,2021年7月,他被下派驻点帮扶泰宁县朱口镇王坑村3年,那时起,他就把自己扎根在这里。
进村串户的“‘民心’书记”
王坑村位于泰宁县朱口镇朱青公路沿线,总人口1936人。2018年之前,这里还只是个环境脏乱差、无项目、无产业、无村财的积贫积弱“后进”村。范钟敏到达王坑村后,迅速投入工作。为了尽快了解村情民意、熟悉新环境、掌握新情况,他坚持“勤”字打底,逐户上门走访调研,俯下身、沉下心、融入情,与村民拉家常、话振兴。
“遇上这样的好书记,是我们村的福气。”提起驻村书记范钟敏,王坑村肖大姐激动得说道,“以前农村条件差,没有像样的地方给孩子玩,孩子们每天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玩的一身泥回来,看见城里的孩子去公园玩,心里只有羡慕的份儿。范书记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我们村建了儿童乐园,让村里的留守孩子们也能体验到家门口游玩的乐趣。”
为加快补齐农村短板,谋划实施民生工程,范钟敏组织干部下沉至项目一线,全力推进王坑村污水管网改造、进村道路拓宽、弱电杆线下地等民生工程,并配套建设“乡愁墙绘”“荷塘彩虹步道”等设施,精准开发集农业体验、餐饮休闲、研学娱乐、周末亲子游为一体的乡村农旅项目,让王坑村逐步由一个鲜为人知的偏僻小乡村蝶变为极具潜力的乡村休闲旅游“网红村”。
亲力亲为的“带货书记”
“欢迎大家走进直播间,我手里拿的是在我们王坑村特有的富硒紫色土壤里种出来的小籽花生,结实饱满、口感香郁。”在王坑村部福万通乡村振兴带货直播间内,范钟敏化身“带货主播”,正在向网友们介绍王坑农特产品。
为了打通王坑村农副产品销路,他充分利用起省农信联社的“福农E购”电商平台和直播间,对着摄像机镜头,毫不粉饰地把当地生产的小籽花生、黑籽花生、麻面南瓜、大米、辣椒和莲子等土特产如数家珍的搬到网上宣传销售。
“以前总担心花生种多了不好卖,这下可好,经范书记上网一宣传,小籽花生已名声在外,每到8月便供不应求,完全不愁销路。”种殖户余大爷笑着说道。
“群众满意,就是我的追求。”直播带货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范钟敏眼前的道路,他胸有成竹地表示:“接下来,我计划把周边村居的大学生、村干部等力量凝聚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专长,把村里各类农特产品推介出去,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党建引领的“金融书记”
“乡村振兴,重点在产业振兴。”范钟敏深知,抓好党建促振兴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作为福建农信的青年金融工作者,范钟敏发挥所长,将泰宁县首家福农驿站落在王坑村部,致力将“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的银政联动内容融入王坑村,打造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服务”五位一体的福农综合服务平台,为王坑村及周边村民、小微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提供一站式、多功能、融合性服务。同时,他积极帮助困难学生申请福建农信助学贷款和福万通慈善基金,并为符合条件的5家企业和近100户村民争取信贷资金约1500万元,有效破解企业融资和农户贷款难题,将金融活水引入到田间地头,不断拉近同村企村民之间的距离。
此外,范钟敏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挖掘地方特色,做足富硒产业文章。在朱口镇党委的牵线下,王坑村、石辋村、寨色村、赤坑村牵手建成将溪片联合党支部,实行跨村联建,范钟敏担任联合党支部书记。他抓住商机,主动对接福建省汉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盘活4个联建村的荒山荒地,联合建设占地3000余亩的“泰宁现代农业青梅示范园区”,加快构建集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康养为一体的现代化青梅产业体系。目前王坑小籽花生特色品牌已初步形成,并入选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紫色土壤真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土地”。
“如今的王坑村已蝶变成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村财收入由2019年度的7.7万元增长到2021年度的15万元,村集体自有收入实现翻番,带动脱贫户户均增收超6000余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大做强王坑村富硒农产品品牌,围绕‘山’字保住绿水青山,围绕‘硒’字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围绕‘游’字开展赏花品酒之旅,围绕‘养’字开启天然氧吧之旅,建设观光型生态农业,将王坑村打造成有看头、有品头的美丽休闲乡村。”范钟敏对王坑村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