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村是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位于南平市政和县岭腰乡西北部,距离县城25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下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312户、1276人,其中常住人口656人。近年来,高山村聚焦破解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难点堵点,积极探索强党建、兴产业、优环境的发展路子。张春,原政和联社澄源社的网点主任,在高山村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来到高山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开启了守护“高山”家园之路。
走村入户连民心,共绘发展新蓝图
“俯首甘为孺子牛”一直是张春秉持的信念,而他也用行动践行这句话。驻村伊始,便迅速转变工作角色,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入户走访,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3个月内走访在村居民265户780人次,身影遍及全村各个角落。
在摸清了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后,张春立即召开党员座谈会、村民代表会,对高山村的产业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绘制了“高山村乡村振兴战略图”。
一是发展高山村特色农业。以创建“多彩高山”为目标,创新“1+N”产业发展模式,即以众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核心,乐溪种养殖、金东禾生态农业合作社等多翼齐飞的发展模式,建成240余亩特色桃园基地、80余亩百香果基地、60余亩苗木基地。该模式有效盘活闲置土地400余亩,带动农户210户,增加村财收入1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
二是扶持当地竹企做强。立足高山村及周边村庄竹资源丰富的生态优势,他推动建立起“支部+企业+农户”联结机制,搭建竹企与竹农沟通桥梁。并先后培育高山村众联竹木、闽和竹艺2家年产值超2000万元以上的竹木加工企业,带动了村里169名群众就业增收。
驻村的日子里,张春时刻不忘“服务三农”的使命,俯首为牛、兢兢业业,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农信人”。
党建引领强核心,筑牢战斗高堡垒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党支部第一责任人,张春聚焦“强党建”,从抓班子、带队伍、筑堡垒着手,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新一届村“两委”班子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一凝心聚力打基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制定了村“两委”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同时为了对标先进,还组织支部党员到寿宁县下党乡、澄源乡新康村交流学习,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领头雁”作用,切实履行好职责。
二深化网格治理。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动员网格内在册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员,围绕村级发展大事、群众反映要事、村级治理共事,每月召开网格会议,交流沟通经验,协商解决问题,形成以党员干部为主体、乡土人才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在张春的推动下,高山村现有子网格33个、网格长13名。
三探索联护机制。基于网格党小组,建立起联系群众机制,在村里开展“亲帮亲、户帮户”活动,即1名在家党员联系5户群众,围绕卫生保洁、金融贷款、生产技能、产业发展等方面结成互助小组,共绘乡村振兴图。全村共组建互助小组24个,破解了“门前三包”政府包不了、资金贷款家庭不会办、农业生产个人没技术等难题。
四全力抓好疫情防控。作为驻村书记,他时刻绷紧疫情防控的弦,发挥党员示范带头、强化网格化管理,通过乡村广播、微信群、公告等方式将防控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一位村民,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网。
齐心协力谋发展,共建美丽新家园
为擦亮“高山”底色,建设美丽家园,提高村民的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张春举全村之力,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一村一景”为工作思路,充分挖掘高山村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环境优势,注重植入绿色、生态、田园、乡愁、文化等元素,统筹推进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下派至今,先后到住建、水利、财政、交通等多个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达576万元。修建了“环村公路”庙下段380米、硬化花卉基地机耕道路400米、完成高山村房屋立面改造1.3万平方米,新建3座公厕,2个小型停车场、1个“长者食堂”,同时加快推进人饮水、危桥重建、村庄规划等项目。
另外,他倡导“多元化”共建模式。探索建立高山村公益理事会,深化“红黑榜”评比制度,开展“卫生家庭”“美丽庭院”评比活动,引导广大居民自发行动,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提升居民改善人居环境、参与村居整治的内生动力,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自从张书记来我们这儿以后,高山村被建设得越来越美,生活水平也比之前有了提升,真是感谢政府和农信社为我们送来了一位好领导!”村民林大姐竖起大拇指,对张春书记连连称赞。
谈到三年驻村规划,张春目光笃定,并表示将继续以“211工作法”推进工作,即“2个加强、1个壮大、1个建设”,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美丽宜居村落。前路漫漫,但农信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