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情“森”呼吸 绿色“林”距离
2022-11-07   作者:许金植 蔡培仁   来源:晋江经济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夕阳西下,晋江金井三坑村环村主干道上,几辆垃圾转运车穿梭往来,挨家挨户地处理垃圾分类桶;古榕树公园的凉亭内,几位老人正聊天话家常……

年逾六旬的村民施老伯每天都会到古榕树公园散步。原本在市区工作的他,退休后选择回到老家生活,“村子这十年来的变化非常大,现在空气好、环境美,绿意满满,住在这里非常舒服。”酷爱花草的施老伯还有个计划——在门口的小院里种植一些景观盆栽,“这样既能扮靓‘小家’,还能美丽‘大家’。”

“生态乡村‘森’呼吸,绿色三坑‘林’距离”,这是三坑村村口悬挂的一句标语,也是对村庄最形象的总结,更深入每一个村民心中。

在近日召开的专题学习会上,三坑村干部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村党支部书记施子墩表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后,三坑人激情满怀,也更加坚定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我们将齐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在施子墩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村里的网红打卡地——古榕树公园。占地50多亩的公园里,古榕成荫,遮天蔽日,多株榕树周边还分布着樟树、黄连木、银合欢等10多种树木。施子墩说,依托这片古榕,村里种下几百株新树木,营造小而美的微景观。新植的树木与古老的榕树藤根缠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健壮着三坑村的“生态之肺”。

2007年,三坑村率先对村里较为脏乱的古榕树小山坡地块进行整治,后又累计投入上千万元保护性地建起“古榕树公园”。

当时古榕树所在的小山坡,除了部分土地为村集体所有外,还有少部分是村民的土地。在听说村里要建公园后,村民主动表态要捐出自己的地。“整治脏乱的荒地修建公园,这是好事,我们当然要支持。”一捐地村民说。

福建省文明村、福建省森林村庄、福建省农村家园清洁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通过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各种荣誉纷至沓来。2019年,三坑村又主动申请成为晋江首个省级干湿垃圾分类试点村。

“一开始村民们很不理解,为什么垃圾需要分类?”施子墩说。针对村民的困惑,金井镇和三坑村组织志愿者团队入户宣传,向村民科普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慢慢地,将分类好的生活垃圾放在家门口的垃圾桶里成为村民的习惯。通过转运车入户清运的方式,三坑村路上的垃圾越变越少,村子也越变越美。

如今,三坑村已彻底告别“脏乱差”,迎来“洁净美”。在晋江全市的卫生评比中,三坑村常年名列前茅。

“三坑村的变化是近年来金井镇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实践。多年来,金井镇将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推进,并于2020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乡镇’。”金井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金井镇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