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随着漳浦县最后一片互花米草被挖掘机翻起,漳州市全面完成省下达7738亩互花米草除治任务,除治率100%,成为继莆田、宁德、厦门后全省第四个完成除治任务的地级市。
漳州市领导到一线督导工作
互花米草是外来入侵植物,具有强大的繁殖力,被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互花米草除治工作要求,切实维护滨海湿地生态平衡,漳州市高度重视互花米草除治工作,坚持“全民动员、方法对路、科学除治、后期管护、生态提升”工作要求,抢抓除治时间,仅用38天就全面完成全市互花米草除治任务。
一是高位部署强调度。省互花米草除治任务下达以来,漳州市政府市长、市级林长王进足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全市会议、漳州市政府常务会,研究推进互花米草除治攻坚工作,立即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漳州市林业局牵头制定《漳州市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建立“每日一调度、每周一会商、每月一通报”工作机制,通过细化任务清单,科学倒排工期,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科学调度全市除治攻坚工作。二是督促结合提质效。漳州市政府副市长、市级副林长兰万安牵头带领漳州市专班督导组、漳州市政府督查室等先后12次到除治现场开展督导,并将互花米草除治攻坚工作纳入林长制年终考核,督促结合推动攻坚工作提速提效。三是强化保障促落实。在全市抽调48名中高级工程师,组成市互花米草除治工作技术服务组,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对除治各环节提出明确要求,严格把好质量关;在省级财政补助基础上,市级财政按除治和修复各750元/亩的标准,安排580多万元进行除治任务补助;督促各县(区)积极协调机械设备2434台次,组织人工5151人次,对重点、集中连片区域安排机械力量攻坚,点面结合科学推进除治。
互花米草除治现场
下一步,漳州市林业局将按照“一年基本除治、二年完成修复、长期加强管护”总体目标,强化监测,及时清除复发植株;加强创新,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防范互花米草“死灰复燃”;统筹生态修复与生态提升,着力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打造美丽的滨海岸线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