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如彬:90后驻村书记小村办大事
2022-11-18   作者:张柏光 陈玲玲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龙岩市连城县莒溪镇小莒村是个不足400人的小山村,可最近一年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拆除危房、空心房44栋,拆除旱厕21处,修整裸房1.2万平方米,全部种上花卉树木;6.7公里的村道扩大改造1.2公里,绿化3公里;三栋废弃的古宅被打造成村幸福院、图书室、卫生室;村里获龙岩市2021年度平安村居、连城县级文明村等荣誉……而办出这些“大事情”的,正是90后驻村第一书记谢如彬。

图片1_副本.png

谢如彬(左)与村民一道查柑橘长势

党建不含糊

2021年7月,龙岩市卫生健康监督所的90后党员谢如彬被派驻到连城县莒溪镇小莒村任第一书记。刚上任时,村民们见他年轻,“戏称”他为“毛头小伙”,加之自身农村工作经验不足,村务繁杂,令他险些打了“退堂鼓”。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又让他安定下来,并很快地融入到百姓之中。

党建工作不熟悉、村情不了解,他一连几周放弃回家,“泡”在村书记林萃武和几位老党员、老村干的家中;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怎么干,他往返市县镇三级职能部门求教。短短的一个多月,便疏理出三年做实几件大事的驻村工作思路。“一般的年轻人一遇困难就退却,可小谢书记越是困难越向前。”村民林太坤说。

图片2_副本.png

小莒村村部

小莒村党建基础较好,曾获县级先进党组织称号。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谢如彬从选优配齐党支部班子入手,协助镇党委完成党支部换届,并以此为契机选优培强村级治理结构。针对党员分布分散、部分党员在外务工、“三会一课”流于形式等现状,他创新性开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三会一课”,在家党员现场学、在外党员线上学,并定期为在村党员讲党课、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新修改的党章、扶贫政策等,还通过电话、微信抽查外出党员的学习情况。此外,他还注重把好党员质量,发展一名女性党员和一名返乡大学生入党,使村党支部进一步得到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合理,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发展不落套

小莒村有“绿红古”优势,是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山青水秀,村内一棵有着近320年的古松耸立,森林覆盖率95%,有新泉整训期间红军驻扎的红色旧址和古建、古道,其中古道建于1819年,是瑞金、长汀通往龙岩、上杭的必经之路。在村间,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稍加打造就是个微型的旅游乡村。

谢如彬不局限于简单的“人造风景”,而是在现有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完美打造,以“孝善文化”为主元素,建起了“孝善文化”墙、亲水平台鲤鱼池,“织女松”农民公园等特色景点,开发了皮划艇、吊索桥等旅游项目,去年吸引了近2万名游客前来游玩。目前,正全力谋划推进山泉滑道和民宿等旅游项目建设,红军战斗遗址和古村落建筑群修缮保护,以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图片3_副本.png

古色古香的善孝墙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谢如彬不拘泥于传统的“单干产业”,而是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以村集体投资,流转村民土地方式,积极打造观光采摘“四季果园”。目前已发展杨梅、脐橙、翠冠梨等水果种植近百亩,促进了村民致富、村财增收。此外,他还设法动员在外青年林杰投资30多万元建设大板材加工厂,待生产正常后吸收本地剩余劳力就业增收。

民生不吝啬

小莒村有“昌辉公祠”等3栋建于清代的古宅,且均有当年红军驻扎时留下的红色印记,但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谢如彬就设法争取50余万元进行复古修缮,将“昌辉公祠”改建为老人活动中心,并着手配备阅览室、棋牌室、娱乐室等设施,另2栋分别作为村卫生室和旅游服务中心使用,既留下了红色印记,又活化利用。

图片4_副本.png

修葺一新的古宅

谢如彬视人民为父母,今年防汛期间,转移危险点村民20余人次,发现和及时处置灾害点6处,汛期后及时向上争取资金解决溜方、塌方点4处,拓宽村道1.8公里,新增护栏100米,有力地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逢年过节,他还购回粮油米面送到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手中。村民杨某曾因家中贫困,无钱治病,谢如彬第一时间为其争取了政策帮扶,办理低保手续和医疗救助手续,还自费捐献1000元助学金,解决了杨某的燃眉之急。

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林萃武说:“如彬书记年轻有想法,一年多来做了这么多‘大事情’,这驻村第一书记当得称职。”(张柏光 陈玲玲)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