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凤阳:“中心村”党委凝聚合力促振兴
2022-12-07   作者:苏晶晶 陈星   来源:闽东日报

连日来,宁德市寿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一系列产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为凤阳的初冬平添了几分发展热度。

  寿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是凤阳镇积极探索推行“党建+”,建立“建强‘中心村’党委,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工作模式的一大实践阵地。

  激活红色引擎,引领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凤阳镇通过推进“中心村”党委建设,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发展路上,实现强村引领、联片带动,摸索出一条“党建兴农、产业富农”的新路子。

  试点先行 强化组织共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领导是前提。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今年10月,凤阳镇在基德村、官田村、凤阳村试点开展“中心村”党委建设,旨在探索资源利益互惠共享、强村大村带弱村小村、互学互助凝心聚力共建模式。

  “‘中心村’党委的建立,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基层得到有效发挥。”凤阳镇党委书记李木清介绍说,3个“中心村”党委共覆盖13个行政村、76个网格,切实筑牢战斗堡垒,广泛凝聚发展合力。

  组织有保障,人才多集聚。凤阳镇发挥“中心村”党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搭建各类人才集聚、回引舞台,为乡村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为了更好培育本土人才,带动群众科学规范发展农业种植,该镇创新建立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一条龙”服务,依托凤阳乡村振兴大讲堂,围绕产前、产中、产后为村干部、年轻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农户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共培育乡土人才235名,开展葡萄、黄桃、茶叶等产业技术培训65场,惠及农户2000多人次。

  智慧农业 推动产业兴旺

  农业现代化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凤阳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以强村带动,打造多种农业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官田洋村村委楼,一面显示屏滚动显示着当下全镇各村大棚内的气温、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10余项数据。“数字化驱动农业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官田洋驻村第一书记刘库说。据了解,这块显示屏是一个产业融合智慧数字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温棚智能化管理。农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远程监测种植环境,实时掌握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湿度、温度及光照度等数据。

  目前,凤阳镇以官田洋、官田、大石等3大片区智慧数字农业为基础,通过葡萄品种园、“一村一品”等项目带动,积极打造智慧数字农业项目。目前已完成官田洋片区和官田、大石等15个数据监测点建设。预计在2023年底,可完成第二阶段建设。

  凤阳镇还谋划建立集电商服务、智慧数字农业大数据管理服务、创业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三产融合服务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全镇“互联网+”农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和产业数字化水平。

  在产业融合探索之路上,凤阳镇还充分挖掘葡萄历史文化、北路戏文化、剪纸文化,建设北路戏传承演绎基地、农民文化宫、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等,将葡萄丰收节、北路戏文化节与旅游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农业相结合,从而带动当地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业发展。

  改善环境 实现生态宜居

  为实现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向各项工作“有效覆盖”转变,凤阳镇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创建文明乡镇等工作“一沉到底”。

  今年以来,凤阳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采取“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方式,不断提升人居环境。

  “宜业还要宜居,人居环境整治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李木清表示,人居环境整治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干部群众共同努力。

  在工作推进中,凤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现场协调,包村领导干部入村指导,村党支部书记亲自抓,村干部齐上阵,主动亮身份、领责任、争先锋,点对点帮助群众搞好环境卫生整治提升。  

  党员志愿服务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上门入户宣讲,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督导组开展实时督导,对不履职、不尽职、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的村予以通报,倒逼工作责任落实;整治过程中注重融入本土元素,因地制宜,打造环境整治示范村、美丽庭院……在党建引领下,越来越多村民参与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让田园小镇的颜值再提升。

  强党建、兴产业、美乡村。在“中心村”党委的带动下,凤阳广大干部群众广聚合力、激发动能,实现从组织建设到产业发展再到基层治理的全面提升,美了“面子”,富了“里子”,鼓了“钱袋子”,铺就了乡村振兴“幸福路”。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