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切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一回到漳州,就从“参会”模式切换为“宣讲”模式,在学校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漳州是福建省最大的花卉苗木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海峡两岸花卉集散中心和对台农业合作基地,2022年漳州市花卉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384.15亿元。“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重要基础和载体,其中两岸花卉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采访中,陆銮眉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起,台湾花卉产业不断向外转移,大量台资台企落户福建,带来了蝴蝶兰、文心兰、杂交兰等优新品种,以及新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并通过福建辐射推广到全国其他地区,有力推动了大陆花卉产业的发展。
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我国与花卉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前沿性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短板突出、高效益自主创新品种不多、现代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科技对产业发展支撑力度不足,这导致我国花卉产业在产业链利益分配中难以拥有话语权。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上下功夫。”陆銮眉建议,部省共建海峡花卉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开展基础理论、品种、技术、产品与销售模式等创新研究;建设海峡花卉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开展海峡两岸花卉科技合作交流和培训,强化两岸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资源高值化利用,抢占国际花卉产业技术制高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我与团队成员将继续深耕花卉种业核心技术与推广,扎实开展产业调研,为推动两岸花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贡献力量。”陆銮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