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明市明溪县盖洋镇盖洋村的田间地头、项目工地、农户家中经常能看到第一书记高武的身影,他用行动诠释着“第一书记”的“第一”是实干第一、担当第一。
2021年7月,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干部高武来到盖洋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将农村当热土,把汗水挥洒在驻村事业上,赫然从一名疾控专家蜕变成为一名“农业能手”“项目好手”,用实干担当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党建品牌,让基层堡垒“强”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武深知加强组织建设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基石。针对盖洋村党支部老党员多、年轻人少,“围观者”多、实干人少的问题,他创新建立“1+4+N”(即以村党支部引领为核心,建立“银”领宣讲团、“银”领管家团、“银”领智囊团、“银”领服务团四大服务团队,围绕乡村治理、疫情防控、网格治理、乡风文明、关爱帮扶等各领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工作机制,引导老党员、老干部发挥自身有经验、有威望、有群众基础的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银发”力量。同时,注重优化提升村级班子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他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动员2名、聘请1名90后青年回村任职,依托“导师帮带”制度,以老村干部、老党员结对帮带新村“两委”干部的模式,不断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
图为高武(右二)结对帮带两位新任村干部开展工作
谋划产业发展,让集体经济“壮”起来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而抓住产业发展就抓住了村集体经济的“牛鼻子”。盖洋镇是农业大镇,素有“明溪粮仓”之称,“温庄贡米”品牌近年来逐渐打响。如何利用好盖洋村3330亩耕地资源和16700亩山地资源,发展“新”农业产业模式,一直是高武思考的重点。2022年,在充分调研后,他与村“两委”干部共同认领50亩抛荒地,开始试种优质稻,探索发展“贡米”产业。“大城市来的小年轻,肩不能挑,背不能扛,估计也就三分钟热度。”面对村民们的质疑,高武始终咬牙坚持,从没接触过农耕的他,便拜种粮大户李传福为师,从头开始学习操作打耕机打田,带上草帽播秧,穿上汗衫收稻子……他的身体力行、示范带动,不仅收获了群众认可,也推动了“贡米”产业初具规模,实现了村财村民“双增收”。2022年盖洋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2021年增加5.95万元,达到25.39万元。
图为高武(左一)操作履带式旋耕机打田
新年伊始,为发展更多的致富产业,他又带着村“两委”干部前往福州罗源县开展紫竹、生态采摘果园等特色产业的对标学习,谋划“观鸟+森林康养”项目,着力探索一条独具盖洋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化解民生难题,让社会治理“慧”起来
“要站在群众中间,听取他们的意见,帮他们解决问题。”高武经常这么说,也总是这么做的。到村任职仅一个月时间,他就走遍了全村7个自然村,走访了97户脱贫户、低保户、老党员、致富能人等,将基本村情了熟于心。特别是对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他都时刻记在心上并全力解决。近两年来,他累计帮助2户脱贫户争取公益性岗位、5户申请低保金,6户独居老人安装生活辅助设施,15户贫困家庭争取省“红十字博爱送万家”项目慰问。今年3月,因强对流天气影响,冰雹、暴雨造成盖洋村22户烟农540亩烟田受灾,高武立刻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小组查看受灾情况,配合烟技员组织开展自救,同保险公司协商获得理赔款40.5万元,将烟农损失降至最低。
图为高武(中间)现场查看烟叶受灾情况
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村里情况,2022年初,他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网格员共同组建“明心通”微信群,通过“群众点单+干部接单”的方式,做实做细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0余件。盖洋村荣获2022年“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积极争取项目,让人居环境“美”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武坚持用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他充分用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优势,带着村两委干部积极跑市跑省,共向上争取各类资金400余万元,逐一补齐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卫生设施完善、桥头小公园建设……在盖洋村美丽蜕变的同时,高武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从配合争取项目到开始主动谋划项目。2022年,高武提出建设“柳里佳苑”新村项目,与镇、村两级干部、新村建房理事会成员一起研究“柳里佳苑”规划、设计及手续报批等工作,同步推动实施集镇本点环境整治、高速互通口立面改造、沿河房屋立面改造,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集镇人气持续凝聚。
“只要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即不简单。”高武坚信,只要时刻保持精益求精的匠心和久久为功的耐心,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大地,用厚重的感情联系群众,乡村全面振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