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乡村振兴指导员,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道路 ——“星星向农”实践队福安小分队采访黄健军指导员
2023-07-19   作者:刘明辉 苏柳欣 赖白鑫   来源: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

作为近年宁德市基层工作制度创新,“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是对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延申和“驻村第一书记”的拓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探寻宁德市乡村振兴指导员具体服务与运行之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闽江学院“星星向农”暑期社会实践队福安小分队于7月13日前往福安市溪柄镇楼下村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黄健军主任作为楼下村的乡村振兴指导员,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楼下村的总体概况和作为指导员的工作经历。

1.jpg

实践队员与黄健军指导员进行访

一、立足深厚文化底蕴,精准发力

楼下村位于著名的“闽东延安”柏柱洋西南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唐代古刹狮峰寺、郑虎臣纪念祠等,组成一道具有闽东特色的人文景观群体,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黄健军指导员在工作初期以古村落文化为出发点,依据地理位置优越、村民收入水平良好等村情,针对楼下村所面临的产业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高以及村庄空心化等问题,提出以发展研学旅行、打造旅游产业链为主要任务促进村庄经济发展。同时凝聚支部力量,改善基层党建,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为后期振兴发展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jpg

“楼下古民居”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多元发展

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其发展旅游、文创、研学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黄健军指导员的建议下,楼下村投入200多万元对年代久远的古民居群落进行修缮,疏通排水管网,改造村庄外立面,建设特色民宿;还利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狮峰寺、郑虎臣纪念祠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打造“金牌旅游”项目。同时,依托悠久的耕读文化进行家风家训宣讲和研学活动,建设研学基地和文化展示中心,打造“立志乐学”夏令营品牌,让学生走进乡村,感受古村落的魅力,涵养传统文化精神。另外,楼下村还充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通过菌稻轮作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然而,楼下村的发展也面临着用地紧张、项目资金不足、茶叶市场饱和等方面问题,极大地增加了其引进企业、项目、资金的难度,对其发展振兴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进一步提升村庄的发展水平,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黄健军指导员表示楼下村将继续积极引进企业,寻找项目资金,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寻求更多支持和资源。

3.jpg

楼下村“文化展示中心”

三、牢记使命与责任,兢兢业业

谈及乡村发展的资金问题,黄健军指导员还感慨说道:“老百姓都是很朴实的,他们相信和支持我,我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贪污、挪用拨下来的资金,更好地振兴乡村,带领他们脱贫致富!”据悉,乡村振兴指导员大部分都是临近退休、有乡土情怀和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他们坚守初心、秉持公正,踏踏实实地做好基层工作,仍希望在退休之际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乡村振兴指导员的到来为楼下村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引导村两委带动群众开展工作,劝导群众改变观念,完善村内班子建设,开拓乡村发展思路,逐渐走上了一条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未来,楼下村将持续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道路,实现经济繁荣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让全体村民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刘明辉 苏柳欣 赖白鑫)

责任编辑:胡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