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高质量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2023-09-14   作者:曾德基 郑舒婷 刘伟鹏   来源:中国水利报

清水之上白鹭掠过,碧波荡漾,两岸护坡堤岸整齐……走近福建省永春县湖洋镇美莲溪,一幅山清水秀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

美莲溪治理是永春县高质量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的缩影。自2021年11月被水利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试点县以来,永春县聚焦“源头水美、安澜水美、生态水美、文化水美、经济水美”目标,投资4.49亿元,在16个镇46个村大力推进乡村水系治理提升,综合治理河道101.7公里。如今,各村各河各有其美、各具特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微信图片_20230914145145.jpg

桃城镇济川溪水美乡村 通讯员 陈志鹏 摄

水清岸美河畅

永春地处晋江东溪上游,在水美乡村建设中立足水源保护地实际,以激活源头活水、优化水源供给为目标,规划设计源头治理区域,采取疏通、治污、涵养等一系列举措,努力实现“水清水净,源头水美”。

“改善水质,先得让水动起来。我们通过开挖、疏浚和改造升级,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新建3.6公里引水渠道、8座拦水坝等,全面打通乡村干流沟渠,实现水常有、水长流。”永春县水利局局长郑东生说。

呈祥乡是永春母亲河桃溪的发源地。永春通过实施清淤疏浚、水土保持、污水收集处理等,让溪里的水量变多了,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促进了矿泉水产业、康养产业的发展。

下洋镇曾是传统工矿重镇,因常年采矿挖煤,河床内煤矸石淤积。永春县在下洋镇各条河流开展清淤疏浚、堤防加固等,有效恢复河道行洪能力和被侵占的河岸空间。

“现在下洋溪比以前通畅了,以前塌陷的河岸也修好了,河道两边还多了很多小公园,村民经常到这里休闲散步。”看到下洋溪的新变化,下洋村支部书记周宝明高兴地说。

以水为脉村景相融

水美乡村不仅要水美,更要生态美。永春县以河流为轴心,通过水系治理“穿针引线”,建成了10.1公里滨水绿道、3.8公里慢行绿道、2.6公里湿地绿道,把乡村的生态资源串连起来,打造了多个乡村水美生态线、宜居带。

桃城镇花石社区通过对花石溪周边地块进行生态提升,依水而建生态步道,并在沿途布设亲水平台、水上廊桥、古道修复、水电研学基地等,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在外山乡墘溪村,当地将水系治理与周边的云河谷国家水利风景区、森林康养山庄、高山风车基地等生态资源充分整合,建设了乡村水生态廊道,成为游客避暑、康养的好去处。

永春还通过融合乡村地域文化,依托水系周边历史古迹、乡土文化景观等,打造特色滨水文化景观,再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美景。

东关镇是永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不仅保存了东关桥、古渡口、古码头等历史遗迹,还有山美水库的移民村。东关镇紧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华侨文化、库区移民文化等,修复原有码头,改造水坝和退出电站,建设湖心生态岛等节点景观,并盘活利用沿溪闲置古厝,改造成乡土记忆馆、茶吧等,展现特色地域文化。

好水带来“好商机”

水美了,乡村受益。通过水美乡村建设,东平镇太山村改善了河道和山塘的连通、补给、灌溉功能,为当地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黄花倒水莲等中草药提供了便利,夯实了发展基础,吸引了不少生物科技企业入驻。目前,太山村已建成集研学、体验、游购于一体的中草药产业园、展示园,带动120多名村民就业,村集体年收入增加26万元。

在岵山镇铺下村,通过全面打通河道周边排水及堤岸道路系统,配套建设乡村生态景观带,为当地荔枝、老醋等产业的发展擦亮了生态底色,滨水产业带发展生机勃勃。铺下村成为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

“我们将水美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积极探索‘水利﹢产业’模式,通过引水入田、入园、入村,打造农、文、旅产业综合体,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水’。”郑东生说。2022年以来,全县涉水旅游及特色产业吸引游客超65万人次,带动投资消费2.3亿元。(通讯员 曾德基 郑舒婷 刘伟鹏)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