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夯实基层林业站 筑牢闽江正源生态屏障
2023-10-08   来源:福建省林业局林长处

近年来,三明市建宁县为贯彻落实《福建省林业局关于支持三明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若干措施的函》(闽林函〔2022〕195号)精神,对照《建宁县乡(镇)林业站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全省林业站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坚持以质量建站、能力强站、服务兴站为主线,探索夯实林业基层基础,加快推进林业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通林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聚焦机制创新,优化服务出实招

图片

一是“共享联办”加快服务提质。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服务站点向基层延伸,实行“一站式”办结,下放林业行政审批权限,实现政策法规、林事交易信息、人才服务共享,做到审批类事项配合办、服务类事项牵头办、协调类事项帮忙办。该体系建立以来,全县共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955份,服务林农3300人次,推广林权流转规范化合同30份,得到了省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二是“联防联控”促进林区稳定。主动融入以县政法委牵头创新“五联”工作机制,在闽赣交界(里心镇)设立调解室,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开展调研、共同商量方案,从细节上理根、从小问题入手、从小事上分析、发动群众,尊重群众,聚民众意愿,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有效化解边界因山林纠纷、森林防火、毁林开荒等破坏森林生态行为,保障边界林区安全稳定。

三是“科技上山”提升营林水平。各基层林业站深入了解林农林企林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制定林业科技需求清单,组织专家服务队,采取集中专题培训、实地现场指导等方式,提供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精准科技服务,有效化解林农在林事生产中遇到的各项难题。

聚焦生态优先,资源管护下实功

图片

一是党建引领优化林业执法。以全省林业队伍建设改革为契机,重点围绕基层林业执法“一带三”,全县建成4个执法中队,推行“党小组+执法中队+林业站”工作模式,优化林业执法队伍结构和素质,完善基层执法设施和装备条件,实现行政执法人员持证率达100%,各中队100%承办林业行政案件。

二是多方联动健全协作机制。当好乡(镇)林长参谋,实化“林长+”工作模式,推动与派出所、司法所密切协作,建立“警长+站长+护林员”“一林一警”联勤联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行刑衔接等问题,共同保护辖区内森林资源。目前,共设立警长92人,监管员92人,林警已联合开展执法、宣传活动30余次,行刑案件无缝衔接办理23起。

三是科学管理强化巡林队伍。抓实抓牢护林员队伍,充分发挥187位生态护林员前沿“哨兵”职能,实现森林资源网格化全覆盖,完善护林员巡护考核办法,建立日常巡护和节假日在线情况、事件上报情况、资源管护情况等抽查机制。建宁在2023年首届三明市生态护林员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团体和个人“双第一”的好成绩。

聚焦绿色发展,兴林富民创实绩

图片

一是规模经营提效力。大力推广“四共一体”专业化联营模式,引导林农、林企与国有林业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场(企)村共同发展,培育发展家庭林场、股份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组织,壮大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带动林地规模流转、集约经营。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新型经营组织174家,经营面积达74.26万亩。

二是项目建设增动力。重点抓好速生丰产林、林下经济等建设,引导林农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建设大径材基地,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推广使用竹山轨道搬运机、电(或生物质燃料)煮笋和烤笋等机械设备,建设丰产竹林基地,提升竹林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实现笋竹产业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4.3%;累计发展林下经济经营面积25.9万亩,预计实现年产值9亿元。

三是金融赋能添活力。大力推广“林通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健全绿色金融“双控双保”风险防范闭合机制,引导林企林农将融资投入造林营林,提高森林经营质量。同时,完善林业金融收储和森林资产评估机制,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截至目前,全县新增林业信贷3980万元,林业不良率已从2%降低至1.3%,森林保险覆盖率达60%。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