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圈层效应”,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2023-10-31   作者: 张辉   来源:福建日报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打特色牌、走特色路。

如何把“特”字文章做大做优做强?福建提出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以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抓手,构建特色现代农业“圈”状发展格局。各地基于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聚焦主导产业,构建“圈”状发展格局,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圈”内汇聚,推动补链延链强链,释放“圈层效应”,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目前,全省已支持创建“一村一品”专业村702个,农业产业强镇7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3个,武夷岩茶、福建珍稀食用菌、闽西禽蛋、福九味中药材等4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小而美”何以成其大

叶春燕是漳浦县六鳌镇甘薯种植大户。她经营的漳浦县优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自有基地近千亩。和不少种植户一样,过去叶春燕曾备受甘薯病毒病困扰。甘薯病毒病是甘薯最大的病害之一,一旦染病,一般减产10%~50%,而且甘薯外观变形、食用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绝收。

剥离未受病毒侵染的甘薯茎尖,通过组织培养繁育脱毒苗,是最有效的应对手段。但过去,当地薯苗来源复杂,大多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脱毒苗。有感于此,六鳌镇引入省农科院薯类作物研究团队,联合开展健康种苗研发,建立50亩脱毒苗繁育基地,从源头阻断病毒病传播。

“脱毒苗株成活率高,生长性强,带病率低,整体可增产10%以上。”叶春燕介绍。目前,该基地已为当地供应脱毒苗超360万株。

甘薯又名地瓜,是六鳌镇的主导产业之一。滨海沙壤地和适宜的气候,造就六鳌地瓜独特风味。作为省内最大的镇级地瓜种植基地,全镇地瓜种植面积1.4万亩,约70%人口从事相关产业。

如何进一步擦亮这张农业名片?

去年,六鳌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聚焦地瓜这一特色产业,当地提出了“强基地、优结构、育龙头、促融合”的发展方向。与省农科院的合作,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除了推广脱毒苗,省农科院技术团队还在六鳌建立品种展示储备库,开展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试验,多维度破解产业技术短板。

六鳌地瓜的进阶之路,正是从“小特产”到“大产业”的成长之路。

当我们谈到福建农业,绕不开一个“特”字。这是资源禀赋决定的——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但农业多样性资源得天独厚。平和的蜜柚、闽清的橄榄、晋江的胡萝卜、柘荣的太子参、武夷山的岩茶、永安的毛竹……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孕育出了福建农业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目前,全省茶叶、蔬菜、水果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已突破2.3万亿元。

但仅仅是“小而美”还不够。福建农业的短板不容忽视: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精品不足,“大路货”比重偏多,高附加值、“高颜值”产品偏少。

“小而美”如何成其大?“特”之外,还要一个“聚”字。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要构建全产业链,形成“圈”状发展格局,努力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

在这样的背景下,福建于2021年启动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强镇、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目标清晰而明确:建“圈”铸“链”,集中资源打造农业产业高地。

在“建圈”中实现“破圈”

金秋十月,随着5万多亩晚季制种田收割完毕,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又一年实现丰收。

地处武夷山脉中段的建宁,因天然的隔离条件与显著的生态优势,成为杂交水稻制种的沃土。全国每10粒杂交水稻种子,就有1粒来自这里。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常年在建宁备案生产的种企不下70家,但大多“两头在外”。作为全国最大的“种子代工厂”,建宁承接的更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田间制种环节,鲜少涉及附加值更高的源头研发与下游销售环节。

为改变这一局面,当地提出了“稳基地、育龙头、打品牌、延链条、强保障”发展思路。今年刚获得认定的建宁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实践这一思路的重要载体。

“我们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主导产业,统筹布局研发、生产、加工、服务等功能板块。”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曾明星说,产业园区总面积9万多亩,涉及6个乡镇61个建制村,实施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种业现代要素集聚、一二三产融合、经营主体孵化、绿色种业发展示范等五大工程。

这个中型经济圈,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在此集聚。去年以来,多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落户园区。其中包括具有央企背景的跨国种企——先正达集团中国全资子公司福建农嘉种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计划投资1.65亿元,在建宁建设中国水稻供应链创新中心。

通过“建圈”实现“破圈”,这正是福建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底层逻辑。

该工程全力打造的4个“圈”,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位作用与发展方向:“一村一品”专业村注重开发乡土特色食品、手工艺品、文创产业;农业产业强镇旨在构建基地在村、加工在镇的发展格局;现代农业产业园则以规模种养为基础,通过“生产+加工+科技”,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窗口与引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圈层最大,但也基于“优势特色品种”这一原点,培育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带。

不同的圈层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加快资源聚合,加速补链延链强链。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无论大圈小圈,都遵循着一些共性原则,比如应加强标准化生产、推进三产融合、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今年刚获批建设的“福九味”中药材产业集群,体现的正是这样的建设思路。

福建是中药材资源的“富矿”。全省现有中药材2468种,约占全国资源的19.2%。2016年,建莲子、太子参、金线莲、铁皮石斛、薏苡仁、巴戟天、黄精、灵芝、绞股蓝等九味药材组团“出道”,共同组成了“福九味”品牌。

作为闽产道地中药材主力军,“福九味”产业集中度高,品牌影响力大,但也面临着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完善,标准化全程可追溯基地数量偏少,精深加工产品不够丰富,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强,三产融合还有待提升等发展瓶颈。

“我们正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路径,打造集种质资源保护、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福九味’中药材产业集群。”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曹旭东说,“福九味”产业集群以柘荣县、建宁县、邵武市等8个县(市)为重点,计划通过三年建设,力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

把产业链嵌入振兴链

这几年,古田县菇农罗丽娟感受到分工协作带来的改变。

古田县是世界银耳主产区。早在20世纪60年代,古田人就开始用段木栽培银耳,开启了银耳产业化的序幕。到了90年代,当地首创代料栽培技术,破解“菌林矛盾”的同时,使银耳栽培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二,产量实现倍增。但长期以来,农户小作坊经营是主流。

“从制种、菌袋制作、栽培到烘干、销售,都要亲力亲为。”罗丽娟说,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自家生产的银耳产量低、品质等级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在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与福建珍稀食用菌产业集群过程中,当地探索出了“县域工厂”模式。

“我们推广‘集中制棒、集中服务、分散出菇、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生产模式,培育了从原料供应、菌包(棒)生产、接种、培养与栽培管理、产品烘干、销售、菌渣循环再利用等分段式生产经营的专业队伍。”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周翔说,在“县域工厂”,菇农只需按照标准安心种好菇就行。效率高了,效益也好了。如今,罗丽娟种植的银耳新品“金燕耳”,一公斤干品能卖3000多元。

农民是农业产业链上的重要参与者。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落下农民。关键要把产业链深度嵌入振兴链,让广大农民在农业产业链条上的不同节点,都能找到自己位置,充分共享全产业链增值带来的收益。

因此,“联农带农”是福建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中的核心关键词之一。

“全产业链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加工流通环节向乡村下沉,将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增值收益留在乡村,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收益。”曹旭东说,福建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

在“福九味”产业集群项目县南靖,农民通过林下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巴戟天等中药材,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同时,当地农民还当起了“股东”。

当地鼓励农户利用土地经营权、机械设备等农业生产资料入股,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定资产价格。评估后的资产入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由新型经营主体统一经营。入股农民不仅可以获得“保底+分红”,还可以通过务工成为产业工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永泰县嵩口镇是李果产业大镇,过去,家家户户采李果制李干。但近年来,随着产业调整,李果产业陷入低迷,每年都有不少鲜果烂在地里,成了果农的“伤心果”。开展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以来,当地探索鲜食李产业发展新路子,从卖原料转向卖产品、卖服务。引进深加工技术开发化核李干、日式李干等新产品,开发李果主题乡村游项目,激活了一粒李果的更多可能性,也拓展了果农增收新渠道。

责任编辑:杨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