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水力资源丰富,是开发水电能源的理想之地。新中国成立初期,急需建设一批大中型电站来保障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为响应国家号召,古田人民主动奉献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精心构筑的千年古县城,建设起“一五”计划编号为“101”的古田溪水电站,推动整个福建省经济繁荣和社会事业发展,为全国的水电能源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30余年后,国家“七五”计划项目水口水电站再度选址古田黄田(原为莪洋镇)、水口两镇,此次迁移涉及近2万名群众,淹没土地2.47万亩。
两次水电站建设,古田县累计移民和需要移民6.3万人,淹没村庄69个。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对古田县发展和库区移民工作十分关切,提出要把新老库区的工作装到一个盘子里考虑、移民新村安置要“三靠”(靠政策、靠党员、靠群众)……为古田水库移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水漫古城,别了故园
初冬的翠屏湖,碧波荡漾,峰峦如屏。这座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湖面下,静卧着一座千年古城。20世纪50年代末,为建设古田溪水电站,古田移民搬迁4.3万人,6万余亩良田随同整座县城沉没水底。
挥别故土,再起新城。古田库区移民凭借奉献苦干的精神和大局意识,闯出了一条重振家园的复兴之路。
“一觉醒来,我们就从‘城里人’变成‘村里人’啦。”父辈经常念叨的这句话,让陈为福记忆犹新。
从县城五保街搬到黄田镇三保村,搬迁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保村的原住民把好地段让给了搬迁来的同胞,用竹板和木片为同胞搭起三幢楼房。
陈为福一家8口所在的那栋双层楼房有千余平方米,住进了17户人家上百人。沿着连通的走道奔跑,遍尝百家饭,是陈为福真切的童年记忆。
彼时的搬迁采取异地安置、就地后靠与投亲靠友三种形式。4.3万古田人民先后流向南平、建阳、建瓯、沙县、顺昌、邵武、将乐等7县12个区56个乡镇,以及古田县内非淹没区的13个乡镇147个村。这是我省史上规模最大的库区移民搬迁。
1959年6月8日20时整,古田溪水电站拦河坝关闸断流蓄水,形成人工湖,千年古城就此“沉没”。
时至今日,吉巷乡坂中村仍然保留着移民房。伸手轻抚一木一瓦,满眼都是岁月痕迹。彼时,民众身挑拆迁房屋的旧料匆匆前往新址,连夜起楼并不罕见。
“遥想祖上,由中原南下,至唐代建县;寄望后人,下南洋拓荒,以期开辟新生活。可以说,舍家抛业、再创辉煌,是刻在古田人基因里的密码。因此,当支持国家建设的时刻到来,我们的父辈没有丝毫怨言,而是克服万难、鼎力支持。”坂中村第一书记彭仁东介绍说,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水库建设淹没了古田县海拔382米以下最肥沃、耕作条件最好的耕地3.74万亩。
耕地骤减,留下的只有连片山林。一个偶然的机会,移民发现,每逢雨季来临,摆放在屋檐下的椴木便会生出银花。见多识广者一眼识出,这就是被冠以“斤耳百担粮”之名的银耳。始于椴木栽培,再到银耳瓶栽与袋栽技术的问世成熟,朵朵菌菇点燃了库区移民自力更生、创业致富的激情。
“福祸相依,水库建设淹没了祖辈赖以生存的田地,但翠屏湖的氤氲水汽却为食用菌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彭仁东感叹道。
在随后的岁月里,古田在全国率先掀起银耳、香菇、竹荪、黑木耳、茶薪菇生产的“五次浪潮”。而今,古田约有七成人口从事食用菌产业相关工作,全县食用菌产业链总产值达235亿元,银耳产量占全球逾九成,成为“中国食用菌之都”。
古田县环翠屏湖移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彼岸桥头,续写新篇
初次移民约30年后,因水口水电站建设需要,古田面临第二次库区移民。这一次,水库建设将淹没黄田、水口两镇的16个建制村、45个自然村,搬迁移民4922户、19687人,占两镇总人口的50%。
在此次搬迁大潮中,整村迁移的双坑村极具代表性。当年主持该村搬迁工作的欧阳友实对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在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靠”工作法指引下,欧阳友实和同事们先是组织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参与动员,而后又把临时指挥部建在了双坑新村3号区山头,吃住都在这一小小的简易棚内,直至搬迁完成。
1989年8月16日,欧阳友实印象深刻。在那天,宅基地行将迎来分配。该项工作以二次抽签进行,首轮抽取序号,次轮再按序号抽取宅基地,从而规避了徇私舞弊,在场群众无一提出异议。
当一切尘埃落定,两艘渡船往返奔波,搭载着3800多位村民的家当与希望,由闽江南岸去往北岸。
“几乎没有人计较宅基地的朝向、面积是否如意。群众只是默默地垒起新居,甚至还帮忙兴建学校、教堂、卫生院等公共设施。他们是可敬而可爱的!”欧阳友实感慨说。
立于双坑新村桥头眺望,座座楼房依然如当年规划那般鳞次栉比,但粉墙黛瓦已取代了破败旧屋。
如今,村民把对故土的思念化作件件油画作品跃然纸上,该村油画产业年产值近4000万元;马蹄笋种植技术进一步发扬光大,“黄田马蹄笋”成为“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
回溯两座水库的建设历程,古田人民为国家经济社会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古田溪水电厂已被列入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水口水电站获称“华东第一坝”,二者共同守护着八闽大地的万家灯火。
党和国家未曾忘却这份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明确以直接补助与项目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截至去年底,古田累计收到上级下达的后期扶持资金166602万元,其中直补资金55246.795万元,项目资金111355.205万元,先后实施路面硬化、公厕建设、沟渠整治、污水治理、绿化亮化、修建桥梁、供水保障等项目,为打造移民美丽家园、助力移民生产生活注入源源活水。(见习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杨远帆)